本书共九章,包括中国语言与古代文学、中国书法与绘画、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中国传统艺术与工艺、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美德、中国古代科技、中国饮食等内容。
《固原通史》(第一卷)主要记录固原上至历史发端、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1949年10月1日前)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历史状况,共十章,50万字。内容以时间为经,以块面为纬,纵横交织、左右融通,图文并茂,以文物证史,配有彩色,黑白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在让历史学走近普通民众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全书力求展现固
本书是中国地域文化系列丛书之一,作者以天津的城市发展为窗口,来观察中国近代历史进程。首先叙述了天津的城市发展史及独特的地域文化,对历史事件及人物都有深入的分析。其次围绕天津开埠后的一系列变化,如支撑经济发展的源头、城市发展布局、以租借为依托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等,作者在文献的基础上,以十个章节的篇幅,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这些变
《上海老城厢2023》第三辑着眼于上海老城厢的历史沿革、风俗掌故、文教发展、建设规划等方面,分卷首、看点、老崔影像、艺事、城南逸事、走笔、天下老城、非遗、企业之窗九部分,收录文章共24篇,总体上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通俗有趣。卷首《从松江上海到上海松江》一文凝练梳理了“松江”与“上海”的分合源流,《戴敦邦的老城厢世界——
本书以上海老城厢为切入点,延伸至长三角地区,以南京、杭州、霍邱等历史名城为个案,详细讲述了长三角的老城厢文化特点。本书还叙述了上海老城厢地区的城市改建及文化变迁,展现老城厢文化在现代的发展轨迹,内容丰富,具有历史感,阅读趣味性强。
《一八一团志巴里巴盖镇志(1995-2015)》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一团人民政府主办、第十师一八一团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地方志书,是已出版的《一八一团志(1953—1994)》的延续,篇目设置30章132节,上限1995年,下限2015年,个别内容延至2016年。它全面、客观地记载了1995年至2015年第一
《湖南人的境界》是一本“以人为经、以文化为纬”,用生动的文字讲述湖湘文化精髓的大众读本。本书受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人的四重境界”的启发,把内容相应分为四编。分别是“荆天棘地浑无畏,血性雄心好逞强”的自然境界;“先人数步居阵首,快意几回走极端”的功利境界;“取义争先,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道德境界;"受自由意志之激发,与天地精
本书稿是一部讲述宁夏禁烟(鸦片)历史的著作,以时间为序讲述了宁夏地区从清末传入鸦片,一直到抗战时期实行全面统禁政策的百年禁烟历史。书稿分为“鸦片流入宁夏与左宗棠宁夏禁烟”“清朝末年宁夏的禁政”“驻宁夏满营禁烟”“民国初期宁夏的禁政”“鸦片流毒下的宁夏社会与民生”“国民政府《六年禁烟计划》”“抗战以来宁夏全面实施统禁政策
本书是对永康老城百年影像资料的一次大梳理、大整合。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从模糊到清晰,从黑白到彩色;从清末风到民国风,再到当代时尚风;从一袭长衫到象征民主平等的中山装,再到彰显个性的时尚潮流服饰;从肩挑步行到“二八大杠”,再到摩托车、汽车:百年光阴,几度沧桑。
这是一本左右可同时翻开人文历史科普绘本。左边翻开是800年前的临安,右边翻开是现在的杭州,展现千年宋韵文化在杭州这座城市的互通互融,传承与创新。全书精心设置包括饮食、茶道、宋词等十二大主题,让800多年前临安与现在的杭州,进行一场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这些对比,带读者穿越千年,梦回南宋,感受杭州千年宋韵的城市脉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