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以“中古中国的女性与社会”为主题,收录了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十余篇论文,将中古时代的女性群体推向话题的中心,探讨她们对于中古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意义。就性别制度、女性书写、女性生活、女性政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这些论文的主题顺应近年来中古史学术发展趋势,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广泛涉及政治史、社会史、医疗史、敦煌学等众
本书收录论文5篇、研究评述5篇、书评2篇,内容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官制、地域社会、史料文本等,尤其集中在官制领域,包括秦汉玺印研究述评、秦汉官府计校研究述评、日本六朝贵族制研究综述、南朝流外位阶研究、唐代内诸司使监军使与宦官家族研究评述、唐代镇军制与四镇军政体制演进研究述评、中外唐“非士职”官僚及其家族研究等,
本书将北魏前期政治史的研究,以首都平城为中心逐步展开,依时间顺序分四章作纵向探索,准确清晰地勾勒出它的变迁轨迹。作者的考察自始至终围绕着拓跋部落本身的社会文化特征和汉族文化对其产生的曲折作用这两个影响平城政权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被考察的虽然是北魏平城政权封建化的历程,但其意义却已超越了论题本身,成为探索中华民族形成过
本书讲述了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起至晋灭东吴三国归一统近百年间,各路英雄并起,智计频出、争夺江山的历史,展现了星光熠熠的一众人物,给后世留下无数传说。全书以重要历史人物权力迭兴为主要线索,用生动的笔触、通俗的语言,对三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做了深入浅出的展示。
本书是由梁山微木创作的一套讲述唐朝兴衰过程的历史书籍。作者以史实为依据,用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笔法,重新展现了唐朝近三百年的恢弘历史。这套书共5册,主要讲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联手建立唐朝,“玄武门之变”的来龙去脉,贞观时期几次重要的大战,武则天的“晋级”过程,“开元盛世”下的隐忧,“安史之乱”的爆发和平定,以及藩镇割据怎
本书是武汉大学“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报告团系列活动的最终成果。以“回归历史语境,探寻传统文学的文学传统;参与学术对话,探讨族群互动与文化认同;因应新技术新媒体,探寻新文科发展路径”为宗旨,邀请海内外26位学者开展系列学术活动。讲座教授报告团自2019年5月17日至12月6日先后向武汉大学师生作了3
本书讲述了中国大地上的世界遗产故事。全书以12处世界遗产地的文化传承、利用和保护的故事为经,以作者参加《遗产里的中国:万里走单骑》节目录制4个月的见闻和随想为纬,以行走丈量遗产,唤醒“民用而不知”的文化情怀。带领读者开启一场世界遗产之旅。在展现世界遗产魅力的同时,也传达了让世界遗产融入人们生活,从而使其“活态”保护、世
周力,SMG五星体育首席编辑,评论员,周力工作室制作人。本书为周力的微信公众号”老周望野眼“的文章精选集。作者为上海”建筑可阅读“大使,多年来致力于上海城市历史的挖掘,尤其是街区、建筑、海派艺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微观历史。其作品发表于公众号上,本书精选其有关海派城市考古、城市行走和建筑可阅读等主题的文章,并配以作者在行
《宋史研究论文集(2022)》为“‘两宋历史与王安石’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会议的论文集,收录了大会的开幕式致辞、大会的主题报告、新任会长年会致词、闭幕辞和23篇学术论文。这些相关的主题报告、学术论文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宋辽金史乃至五代史的研究动态和学术研究新视野。本书所收录的大会主题报告和相关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中日两国的交流前所未有地频繁,竞争和冲突也前所未有地激烈,形成了充满张力的文化场域。本书从中日文人交往的角度,考察作为“文化中国”的中国形象在这一场域中如何被书写、如何越境、如何被建构与重构,由此发掘出文化圈大传统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与转化。“文化中国”形象的越境书写和传播,既展现了两国文人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