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展现唐朝的历史。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历史事件;各时代的政策、社会结构与人文现象。历史事件以故事叙述方式,采用连环漫画的形式展现,各时代的政策、社会结构与人文现象则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
本书展现南北两宋的历史。书中内容分为两部分:历史事件;各时代的政策、社会结构与人文现象。历史事件以妙趣横生的故事叙述方式,采用连环漫画的形式展现,各时代的政策、社会结构与人文现象则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
本书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其次,深入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最后,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现状、对策、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完
本书是为推广青白江历史文化而编著,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文论《锦绣天府·青白风华》,串联起了青白江的建区过程、所出名人、重要文物等元素,讲述了青白江由古至今的文明历史和文化地位;另一部分是文物信息,分为古蜀明珠、天府华章、蜀风雅韵、千年古城、陆海枢纽五个单元,展示了青白江的标志性文物和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地区景观等。
本书内容为古籍整理。巴蜀地区在历史上所编纂的方志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四川省方志办和重庆市方志办对现存本省、市历代所编地方志进行了一次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分别编成《四川历代方志集成》和《重庆历代方志集成》,但仍有近百种巴蜀地方志还没有公开整理影印出版。省通志作为巴蜀方志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本书所载范围是指以平江路为中线,东至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至干将东路、北至东北街河的一片区域。书中称“平江路区域”。
本书主要辑录苏州地区1949年以前编纂而成的各类志书的序、跋以及凡例,并加以标点整理。全书分为乡镇志辑和专志辑两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苏州现存的历代旧志以及文集等。乡镇志辑按高新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吴江、太仓、常熟、张家港等行政区划及其所辖乡镇进行分类,专志辑则按山志、水利志、寺观志、园林志、人
本书共6册,共180多万字,初版于1953年,收辑资料288种。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专著综合;第二部分:活动地区,多引用方志资料,弥足珍贵;第三部分:函牍文集,均为清人文集之类。
本书共8册,3822页,初版于1952年。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太平天国的史料,共收录资料155种;第二部分:清方记载,基本是地主阶级的记录,共55种;第三部分:外文记载,7种;第四部分:专载,包括《向荣奏稿》《乌兰泰函牍》《赵惠甫年谱》三种。
本书是李山老师对《史记》这部著作的再解读,从《史记》的“史”底“文”面着眼,观察并透视司马迁作为史学家和文学家,在书写历史时对个人情操的坚守与其超越时代的眼光。作为史学著作,《史记》尽最大可能真实地再现了三千多年中王朝的兴衰治变;作为文学著作,司马迁上承《春秋》要旨,以冷峻的目光审视历史的流转变化,以长时段、多角度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