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先进理念。本书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多个主题,系统地介绍各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先进设计技术;
本书通过项目教学模式,讲述机床夹具的基础知识、轴类、套同类、箱体类、齿轮类等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组成、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和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本书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是根据高等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要求和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及我国机械工业、轻纺工业发展的需要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构组成,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根柢及其设计,齿轮传动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及其应用,机械平衡与
本书共分16章,41个模块,包括手工制作(第11章钳工工艺,第13章木工模型制作)、机械加工与装配(第5章车削加工、第6章铣刨磨加工、第8章设备拆装、第9章焊接、第10章材料连接)、强电与弱电控制(第1章电机控制、第3章电子工艺)、先进制造技术(第14章快速成型技术、第15章数控加工、第16章电火花数控线切割)4个工
全书共分8章,主要包括机械制造技术概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的结晶理论及应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铸造、锻压、焊接及胶接,金属切削基本理论,金属切削加工及装备,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等内容。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投影、换面法、基本立体、轴测图、组合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国家标准、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焊接图、尺规作图、徒手图、计算机绘图基础和附录。全书采用新国标,理论知识系统严谨,所选例题由浅入深,与教材配套的多媒
本书是根据数控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架构,突破定界思维,以工学结合来确定课程内容的一体化任务式教材。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以及理论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并参照有关极限与配合新国家标准编写的。主要从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介绍其标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它主要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材料的选用等内容。本书共分16章,第1章-第7章主要介绍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轴类零件、套类零件、活塞类零件、盘类零件、板类零件、轴承座类零件、圆柱齿轮类零件、锥齿轮类零件、端齿盘类零件、蜗杆蜗轮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等各类典型精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以及精密零件的检测。对于每类零件,首先介绍了零件的结构特点与技术要求、加工工艺分析和定位基准选择、材料及热处理等内容;然后以机械加工工
本书包括基础模块、选学模块内容。基础模块包括绪论、杆件受力分析、直杆的基本变形、机械工程材料、连接、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等九章,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选学模块是根据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的选择性内容,包括机械零件的精度和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两章,主要学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