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对民国时期蒙藏委员会官员高长柱、周昆田日记、游记的校注、整理与研究成果。史料选取彼时达赖、班禅重大事件亲历者,如高长柱护送九世班禅回藏行辕于西宁至玉树途中日记、奉命入藏拟接替蒋致余的途中日记,周昆田作为陪同吴忠信见证十四世达赖坐床行辕秘书回忆入藏及返回途中的两篇游记,材料可谓珍贵。作者对其人名、地名、事件等做
本书主要采用跨学科的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结合的研究路径,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自信自强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发扬、中国国家形象与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建构等角度探索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路径,并从基础理论探讨中西文化交流领域的实践应用。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讲述了自元嘉之治开始,到浮山堰事件为止宋、齐、梁四十多年的历史,延续了第一本《汉月初升:刘宋开国》的叙述风格,完整呈现了元嘉之治的虎头蛇尾、宋齐皇室的血雨腥风、梁武帝兴兵成帝的传奇、梁魏淮南之战的曲折经历。本书让枯燥的、故纸堆里的历史变得比较有趣,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可读性,又涵盖有翔实的历
本书立足于学校这一场域,探索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文化传专承的机制与策略,希望建构一个纵向衔接科学、横向贯通顺畅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一条能够持续拓进的有效路径。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学校的文化使命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逻辑、路径选择与策略运用、目标体系与内容设计、“双创”机
《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本书以国家层面重点文化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民族探源工程”为基点,以东北及松花江养育的古今民族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源流为出发点,结合国家以及地方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对松花江流域以乌拉与吉林为中心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民族、遗址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不断追寻,此为二十余年阶段性成果的汇集。主要内容以松花江养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在我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出版《史记》的改编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说纳西族社会;第二章从神话、考古和史籍看纳西族;第三章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来看秦汉至唐宋时期的纳西族;第四章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历史故事来看元明清时期的纳西族,包括木氏土司的开放精神和广采博纳各种文化和人才的气度;第五章写了纳西族历史的若干方面;第六章讲了当代纳西族最有成就和特色的文化和旅游
《中国工人运动史知识题库》是工会工作知识题库系列丛书中的一种,该书以全国工会干部培训基础教材为蓝本,聚焦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点难点,凝练主要知识点,以单选题和多选题形式呈现。题目涉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工人运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工人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工人
本书是一套适合4-8岁孩子阅读的传统文化启蒙图书。全套共3册,包含交通、建筑、服饰3个传统文化主题。每册精选30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搭配游戏或手工,激发孩子好奇心,让孩子轻松开启传统文化趣味启蒙之旅。该书对于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使得传统蒙学在新时期发挥应有的作用。该书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文化价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