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两次攻打长沙》由《湖南红色基因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和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组织编写,宋俊湘、李敏、易斌担任主编。《红军两次攻打长沙》共三编,约四十万字。书稿主要分为历史足迹、重要史料和珍闻辑要三部分。通过收录公开的档案文献,客观、真实地记录了1930年7月至1930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两次攻打长沙的历史,展现了红军
本书收录了《蜀水考》《蜀水经(节选)》《洞庭湖志(节选)》三部著作。其中《蜀水考》记述、研究了四川地势沿革、民俗变迁的情况;《蜀水经(节选)》是一部记述四川水道的图经考订著作;《洞庭湖志(节选)》记载了洞庭湖区的湖泊、山峦、水道、洲港、堤垸、税课、兵防、风俗、物产、古迹、祠庙等内容。
《大城历史文化文丛》是由大城县文联组织编写的一套全面反映大城县历史文化发展与地方文化特色的丛书,由大城县文联主席大城县文联主席李会宁担任主编。该丛书包括《古郡文苑》《历史文化》《乡村拾珍》《乡土风韵》《子牙河风情》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大城县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地方文化、乡村变迁、名人故事、民俗风情,以及历史
本书是陕西省定边县政协根据政协文史工作需要,为繁荣发展当地文化事业,挖掘定边史料而编写的。本书内容以时间为序,以历史为纲,均为“三亲”史料,讲述有史以来在定边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分为历史故事、民俗故事、人物故事、扶贫故事、边区故事等板块,并插入部分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力求达到真实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本书出版将会对保护陕
《隆尧历史文化辞典》一书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尧县委员会组织编写,全面系统展现了隆尧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彰显了隆尧文化的精华。它的出版必将为人们更好地认识隆尧、了解隆尧、关心隆尧、建设隆尧,促进隆尧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八宝山》是石景山档案馆组织编写的《档案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第六册,八宝山地区为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东大门,东邻海淀的玉泉路,南面是鲁谷,西以八角岗子和幕山为界,北有田村山。本书分为历史篇、民俗篇、经济篇、文教篇、人物篇、发展篇等几部分。本书以丰富的文字和照片档案资料,以八宝山历史沿革为主线,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八宝山的历史
本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源于古盐城县,历史悠久,1983年撤销盐城县,设立盐城市郊区,1996年设立盐都县,2004年撤销盐都县,设立盐都区。该区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百年征程——盐都大事回眸》一书以大事记的形式客观、系统、准确地记录了1921——2021年间盐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本书稿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部分。上篇按照时间顺序,对浙江金华地区的革命斗争进行了系统汇编和简略介绍;中篇分为“人物选介”“革命烈士事迹选篇”“巾帼风采”三个单元,选取部分知名革命人物进行介绍;下篇主要讲述在金华地区发生的一些革命斗争轶事。该书以图文并茂和英汉双语的形式,简要介绍了金华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和人物故事,以
本书设综述、大事记、历史沿革、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居民、经济建设、政事、村民生活、社会发展、习俗、方言土语·谚语12个类目。记述了湾杖子村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