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形象史学》第二十八辑,《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本辑有器物研究、图像与形象、壁画研究、地理图像、考古札记等五个栏目,兼具图像与实物、文献与考古的研究文章。上至上周,下至明清,所跨时段较长。入选的文
晋学是以山西地方文化为研究客体的地域文化学科,属于中华地域文化学之一,内容宏富,博大精深。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揭示三晋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彰显三晋文化的地位和贡献,促进三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省晋学研究中心决定以书代刊出版《晋学研究》,常设专题有晋国史研究、三晋考古、三晋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女子的购物日常——原来爱购物也是中国历史传统;古代女子的夜生活——没有电,天黑之后她们都在干什么;古代大龄女子的生活日常——为什么古代的单身人士比较少;古代职业女性的日常——有人忙走天涯,有人骑驴找马;古代女子美容、整容往事——不只奇葩,还简单粗暴;古代女子能出门旅游吗?说走就走的那种——古代女子的出
本书深入挖掘海峡两岸大量文献资料,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山东敌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考察与梳理,既有大的历史背景的长时段关照,也有具体而微的个案研究。全书从比较视角对抗战时期国共在山东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考察,揭示了中共山东抗日根据地由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全国抗战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于国民党在山东
本书是一部宋朝历史通俗读物,讲述了发生于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的宋金蒙三国纷争。 1234年,持续了二十六年的金蒙之战迎来了终局。正月初十,蒙古和南宋联手攻克金哀宗困守的蔡州城,金朝至此灭亡。对于蒙古来说,他们终于报了俺巴孩汗被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之上的血海深仇。五年前,成吉思汗在西夏灭亡前夕去世,窝阔台继承了其汗位
本书对中国文化的生成作“长时段”辨析,不满足于对个别“文化英雄”天纵哲思的追慕,也未止步于对短暂历史事变的关心,而着眼考察地理环境一经济土壤一社会组织一政治制度合成的“结构”对文化的推动及制约作用,揭示出中国文化生成的深层动力机制。
本书称《诗经》《易经》《论语》等先秦典籍为“中华元典”,从文化学和文化史学角度对其作扼要的文本考并诠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重演律”等。
本书考察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认同,而是在非常环境中的群体认同。本书锁定的历史空间为清代的浙江省温州府,研究的群体为明清易代之际的忠烈、遗民和新朝的合作者,嘉道时期社会危机显现时的士绅群体,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监生集团,社会危机深化中的光绪朝地方官,强势的西方文化进逼下的士绅群体,以及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草根读书人群体。本项
本专著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XW031)的最终成果,研究的主题是中央苏区的符号传播体系与其话语建构之间的关联。首先,研究在理论体系上做了两大带突破性的阐释:一是以语言学的离散系数(CV1和CV2)来测定社会语言集团的整合情况,将语词共现分析提升到社会学研究的层面;二是基于符号学分析符号内在结构的各种经典
本书包括16个主题,通过具象化的中国文化符号讲述抽象的中国文化观念;课程内容丰富新颖,深入浅出,通过中外文化对比方式,突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