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由政府投资、国家档案局组织出版的重大历史档案出版项目之一。清流县档案馆对馆藏一千八百三十卷民国时期档案进行整理,从中甄选二百二十八件抗战有关档案汇编成册,全书收录档案起止时间为一九三七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均为馆藏档案原件全文影印,按照“主题-组织机构-时间”体力编排,分为七个部分
《西域文献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世界》为“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中的一册。《西域文献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世界》主要通过对敦煌吐鲁番文献、考古文物以及其他西域出土的大量写本文献、佛教经典的考证、研究,对中古中国或传统中国(主要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知识、信仰世界及其历史作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对传统中国的“知识-信仰”架构
《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主要介绍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和文化意义。作者从“汉代丝绸之路民族文化”“汉代丝绸之路物质文化交往”“汉代丝绸之路精神文化交往”“汉代丝绸之路文化史料丛考”四个方面研究了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接、文化交流、文化交融方面的历史效能和文化价值。其中,丝绸之路交通对于汉代文明面貌、汉代文明特质、汉代文明风格
《伏击伏击:七亘大捷的来龙去脉》综合大量史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阳泉七亘村“重待伏”,出奇制胜,两次伏击侵华日军并取得伟大胜利的战斗史实,展现了共产党人为保卫祖国、抗击侵略,不畏强敌、英勇战斗的优秀品格,构筑起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指向。这些伟大精神深刻影显出共产党人无私的革命精神内核
本书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经典名著。它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历史运动为中心,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及奋发自强的救国运动,分析和总结了运动失败的原因及中国的出路、开放与自强等重大问题。其史观和史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
本书内容:古县浮梁英才辈出,其中既有为政造福一方的循吏,也有隐居著书立说的乡贤。他们的为官理念、哲学思想体现在其各种著述中,包括奏疏、书柬、序文等。虽然体式多样,观点各异,但笔下所议论的多是经邦、治国、齐家、修身等话题,字里行间流露出正义感与使命感。本书精选这些论述,并作相关注解,以期弘扬和传承,留下一份丰富的文化遗产
宋史三部曲包括《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三种。分别以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北宋真宗大宋祥符元年这三个深具代表性的历史时段作为叙事节点,从岳飞被杀、庆历新政、宋真宗东封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入手,进入历史横切面,阐微发幽,抽丝剥茧。作品叙事时间横跨两宋,举凡风俗、物价、科举、艺文、官制、改革、
明珠故影:西青历史影像集
"本书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书共分经典国学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沂蒙红色文化、大国匠心文化、鲁南地域文化五大模块,每一模块共设五篇选文和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每篇选文共有阅读提示、正文、拓展活动三部分内容。本书依托中职语文教材,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文本衔接到线上,拓展了语文教学时空,实现了学生语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读史札记,共36卷,所考实为廿四史,因其将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看成是分别反映同一时代的史书,不予分开考证,所以称廿二史。作者意图在总贯群史,故对每一部史书,先叙述著作沿革,评价其得失;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再以原书排比史事,考证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其书注重经世致用,旨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