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理论前沿、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区域聚焦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辑为第8辑。
全真道创立于金中期,元明以降,和正一道一并成为中国社会两大核心道派。学界主要立足新道教的视角,从多学科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古时期僧人西行求法活动,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乃至亚洲佛教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亦是近年来兴盛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议题。
《续嘉兴藏》乃接续《嘉兴藏》之作,为佛教古籍整理项目。编纂委员会主任由贤宗法师担当。贤宗法师是嘉兴名刹香海禅寺的住持,同时兼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禅林宝训笔说》三卷,清代智祥著。《禅林宝训》乃南宋僧净善重集,内容收录南岳下十一世黄龙慧南至十六世佛照拙庵等宋代诸禅师之遗语教训。《禅林宝训笔说》为《禅林宝训》之详注。本
《预流之学——佛教文献对勘研究》收录了作者关于佛教文献和佛教思想的十三篇论文。全书开篇从汉译佛经的“中国化”、汉地僧人对经义的误解和汉藏早期佛教交流等几方面论述了陈寅恪所作研究在观点和方法上的独创性及可借鉴之处。之后便以陈寅恪先生所提倡的“预流之学”,即运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为宗旨,围绕《无二平等经》《金刚经》《维摩诘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被误解的佛教、悉达多的苦与自由、“缘起”的世界、生命流转的秘密、世界是真实的吗、不二与空、安心之道、谁控制了“我”、心的锻炼、生死与涅槃,分别从一个佛学的基本观念或实践切入,如缘起、无我、禅修等,以此形成一张“游园指南图”,使读者能够迅速地寻找到佛学思想的某些入口,以及这个“思想花园”里值得驻足观看
《宗教与美国社会》系列丛书出版的主旨是为促进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以及其他相关议题的研究。鉴于宗教在美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国宗教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同样鉴于宗教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可以说宗教研究不仅是美国研究,而且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性和学术性
麦克斯·缪勒,一生涉猎广泛,著述甚丰,《比较神话学》1856年首次发表在《牛津文集》上,属于其早期著作。在《比较神话学》中,缪勒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比较了印度、希腊、罗马、北欧的神话,认为许多神话都有同样的源头——古代语言的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对人类和天地万物一视同仁,以同样的词表达他们的行为,构成了种种神话的根
本书是“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神话学文库”(第三辑)的一种。本书以中华各民族(含周边游牧人)的传说祖先、文化英雄的奇异“诞生—死亡—再生”,经受磨炼、考验,“化身斗法”,以及抗天战地、创造发明、杀怪除害、救世济民的业迹为枢轴,与世界相关英雄故事初步对较,实证作者提出的“整体对应/多重平行/细节平行”比较文化
本书是一部古籍整理,也是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全书正文为原经文,无注解,共七卷二十八品。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经,比喻经典之洁白完美。经中用诗、譬喻、象征等多种文学手法“讲故事”,表达其主旨思想——“唯谈一乘实相之理”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