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满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丛书·满族文化系列》分册之一,包括黑龙江地区诸民族历史发展概况、清朝入关前满族与其他民族的自在发展、清朝前期满族与其他民族的相互影响、清中后期满族与其他民族间的涵化等内容。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世界范围内全球化进程加快,满族传统文化却呈迅速衰退甚至濒危状态。黑龙江大学
本书共十八卷,记述南宋高宗和孝宗两朝史事,此次点校整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的宋刻元修本和清影宋抄本为底本。
本书为你讲述更多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重庆故事”。全书共六章,包括白话重庆、重庆风俗、重庆景致、重庆物产、重庆情趣、风云人物。
本书依托大量历史文献记载,按照社会历史发展脉络,具体描述古镇的史风情,又以“江南韵“派味”“历史印记”三个篇章,展示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的人、事、物,凸显古镇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独特风采。阅读《七宝史话》,寻历史纪念地,必定会有特殊的人生感悟。
本书讲述了“梅陇”作为市镇地名,问世于1929年。其旧名为“海家弄”,这里具有七百多年区域人文历史。乡人所称的“梅陇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区域合义。2000年10月18日,梅发镇和冷的曹行镇合并为新的梅防镇。古美路街道地处闵行区境东部,因辖区内古美路而得名。1992年之前,今古美路地区属上海县七宝乡和上海县梅
本书从“马桥文化”到“江南文化高地”,再到“上海文化沪郊样版”,马桥历史文脉的主线绵延三千多年,攀援上升,硕果显赫,积淀丰厚。史实说明,这里始终为上海沪郊社会发展的"先行者”,是一处文化宝库,这样的文化现象在江南地区是罕见的,是上海乡镇文化史的代表性篇壹。马桥人勇于开拓创新,实施“乡村改造”成效卓越,一举成为上海西南江
本书讲述了江川路街道,隶属上海市闵行区,地处闵行区境西南部,东起淡水河与吴泾镇、紫竹科技园区相邻,南濒黄浦江与奉贤区隔江相望,西至西河泾与马桥镇和松江区接壤,北抵新闵铁路支线与频桥镇相接。总面积30.27平方千米,2010年末,江川路街道区总人185991人。唐天宝一年(751年),今江川路地区置华亭县。2000年10
本书讲述了华清镇为上海市闵行区辖镇。1958年建华漕公社1984年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光、光化、范巷、吴家巷、建设、黎明、侯家角、家角、华薄、许浦、王泥近、陈思桥12人村委会、农业产蔬菜,粮食、油菜子,乡镇企业有史第制品,化工,不锈钢制品、金属铸等行业、陈思桥东人
本书作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和对传承人的寻访,全面收集整理,在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做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内容展现了索尔羌族的民俗、建筑、节庆、历史、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其独特的诗歌语言、悠久的历史内涵和代代延续的口传形式使其成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其内容也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与交融,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本书共12章,约30万字,系统讲述了湘南起义的准备过程、宜章年关暴动及坪石大捷、攻占郴州和耒阳情况、湘南各县起义、苏维埃运动及工农武装的建立、土地革命运动、镇压地主豪绅等一系列事件,全面客观地展现了湘南起义的历史过程。《湘南起义》是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湘南起义史稿》的基础上增补、完善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