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基本的力学分析和零件的力学性能校核为起点,对精密机械及仪器仪表中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工程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以及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的基础知识,均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可作为高等学校仪器仪表专业精密机械设计课程和仪器仪表结构设计的课程教材。
《机械制图》以国家教育部审定的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的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0章,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图样的图示原理、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基本形体的投影分析与作图、组合体的视图、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和AutoCAD绘图基
本书是在陈秀宁主编《机械设计基础》**、二、三版的基础上,根据面向21世纪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关精神修订编写而成的。陈秀宁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高等院校机械工程系列教材)》共20章,内容有总论(主要讲述机械的组成、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若干共性问题),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
《高等机构学》在传统高等机构学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机构学研究内容,系统地介绍了机构学的基础知识和现代机构学的分析理论、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新型机构。《高等机构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学基础、机构学分析的数学基础、机构学分析的基本理论、机构运动学分析、机构奇异性分析、机构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新型机构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
书稿为高职教材。书稿主要结合了项目教学、任务引领和引导文教学方式,综合了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知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点编写。包括认识减速器、组合积木、简单零件的测量、绘制组合体视图、认识常用机械传动机构、形位公差检测,液压千斤顶模型制作、车床模型组装、铣床模型组装、认识金属材料,认识
本套教材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学、做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的配套教材,把职业教育重能力成长的复杂学习过程分解成相对独立的知、行、做的单一性学习过程。知、行、做是能力成长的普遍性规律,是能力培养的科学方法。本套教材按照知(识)、行(动)、做(练)三个能力成长要素分为阅读与学习、实训教程、综合练习三册。阅读与学习是知识
本书根据机械工程专业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多年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机械系统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体会,参考多种同类教材编写而成。 全书共七章,分别为绪论、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固有频率的实用计算方法、考虑构件弹性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动力学专题Ⅰ: 轧钢机动力学、动力学
本书为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计算、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齿轮传动、轮系、间歇运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挠性机构、轴、螺纹连接、轴承、机械的平衡及调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