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选取15件出土于长江流域的国宝级文物,如青铜神树、石家河玉凤、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分为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三篇,通过图文并茂地讲述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让小学生感知长江流域的独特创造,领略长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本书是一本向小学低年段学生讲述英雄城市故事、阐述英雄城市精神内涵的读物。本书紧扣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内涵,分为“筚路蓝缕,文脉悠长”“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敢于斗争,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创新涌动”“敢于担当,追求卓越”五个部分,精选能够阐释武汉城市精神内涵的重要历史事件,内容扎实、严谨,经得起考验。一些篇目还设置有
为进一步挖掘学术资源,传承历史文脉,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师生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陉于家石头村进行了深入调研,本书好即为有关于家石头村的调研报告集,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书稿内容设计该村历史渊源,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口述史等多各方面,对于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社
本书按时间线索,分别讨论了商朝、西周、春秋时期的史事,介绍并分析了中国上古至春秋时期的民众对天神的认识、时人的祖先观念和相关的历史,对古籍文献中的一些争议进行了探讨;同时引用了董作宾、郭沫若等人的新观点。
本书共分六章,前二章主要考察与叙述周人获得政权的方式与手段,后四章主要阐明与周人获得政权的方式与手段密切相关的社会治理体系及其民族管控措施。
本书系统梳理与展现了江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古村文化之显著特色,从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建筑构造、民间文艺、民族民俗、乡愁乡情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示了充满传统文化风貌的美丽乡村,展示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试图唤醒人们对古村落自然和人文的美好记忆,保护和传承的迫切愿望,进而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书共九章。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三个历史时期论述今扬州市辖区的历史变迁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先秦时期,重点结合江苏地区考古发掘报告,大致描绘扬州及周边地区古人类生活场景。秦汉时期为扬州地区兴盛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高峰,从历史文献记载与地下考古发掘两个维度,详细论述了该时期扬州政治、经济、
本书收录了邓嗣禹先生所写的朱元璋、李世民、孙中山、曾国藩等40多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在写作过程中,邓嗣禹参考了大量当时中国学者不易见到的西方文献资料。此外,邓嗣禹的历史人物传记有其特点,他不仅仅按时间顺序记录传记人物的生平与功绩,而且有对传记人物独到的分析以及与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横向比较。
本书包括五个部分:《中国文化与世界》《古代史研究》《晚清与近代史研究》《现代中国问题》《美日与世界问题》,这些内容包罗万象,考据了中国文化中的“城隍爷”和“城隍庙”的来历,论述了杜甫诗歌中的宗教观、周公史说的演变、司马迁与希罗多德的比较等有趣的内容,也论述了晚清与近代史上宏观问题的微观方面: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的军纪问题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嗣禹先生以前出版过的三种英文著作的合集,分别是1960年哈佛大学出版社版《清代管理制度:三种研究》、1979年哈佛大学出版社版《中国对西方的反映:文献通考,1839-1923》、1954年哈佛大学出版社版《中国对西方的反映:研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