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等经典为原本,从中选取了600条进行编纂。以“语录”方式刊行,是为了适应当今“碎片化”时间。根据当今党政干部工作繁忙,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该书采用了以《论语》《朱子语类》《传习录》为范本,极具中国特色的“语录”体
本书对古代典籍的彻底考证和翻新和考古学的最新的成果,以二里头为最后的王都且有着高度的文化的中国第一王朝确实存在。验证了其为四千年前的最古老的文明和文化。因此,中国文明形成于何时,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夏部族是如何崛起的,它能在当时群雄竞争的激烈局面中脱颖而出,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该书以
本书将通州地区的发展史放在中国史、世界史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以通州之大变局折射出中国之大变局、世界之大变局。作者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通州地区为研究对像,通过300余份一手档案资料,表现出通州地区在这一时期中的多元文化相互会通与学习互鉴,进行了一些列社会改良的探索和实践,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适
本书分为热点篇、区域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等。
本书是一部白话讲解《资治通鉴》的通俗读物。《资治通鉴》既是一本历史经典,也是一本中国哲学经典,它总结了中国历史中最深邃、有用的智慧。作者华杉在白话讲解原文的过程中,保留古文的韵味,让读者无需古文基础,也能理解《资治通鉴》的精华。本书为《讲透〈资治通鉴〉》系列第18册,主要讲述的是公元533-556年,梁国衰败期的历史。
本书是一部白话讲解《资治通鉴》的通俗读物。《资治通鉴》既是一本历史经典,也是一本中国哲学经典,它总结了中国历史中最深邃、有用的智慧。作者华杉在白话讲解原文的过程中,保留古文的韵味,让读者无需古文基础,也能理解《资治通鉴》的精华。本书为《华杉讲透〈资治通鉴〉》系列第17册。主要讲述的是公元502-532年,南北朝时期梁朝
二十四史是我国二十四个主要朝代的正史合辑,以纪传体的形式编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下至明朝崇祯年间,涵盖中国古代文化、天文、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精心挑选二十四史中精华篇目的精彩故事,不仅对原文进行精加工,还设置了注释、译文,并辅以精美的古版画插图,助力孩子阅读和学习国学经典。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著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全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由于原著卷帙浩繁,本书为了便于小读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被誉为古典二十四史之首。该书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记述,一直记载到汉武帝元狩元年,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翔实地记录了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节选了《史记》的精华部分,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
细读《春秋左传》,在历史中学会成长,在故事中看清成败,在经典里学好语文,要言不烦的注解,人人能看懂的译文,深入浅出、触类旁通的解析,让孩子爱上经典,习得人生之道。主要内容包括:《郑伯克段于鄢》《周郑交质》《石蜡谏宠州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