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的日子,从来没有安定过。从建国之初到亡国之时,从来没有摆脱掉辽、金、夏、元的军事压力。与此同时,大宋王朝内部也充满了帮派竞争。取代宋而建立的元朝,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从来没有得到民心的顺服。也正是这种内忧外患和统治不稳的时势,培育出了宋元时代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奇谋善虑,让这一时代光芒四射。
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隋唐327年的辉煌历程,把古老的中华帝国推向鼎盛期。强大帝国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造化,也是泽被几代宏韬伟略的杰作。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间,看隋唐如何谋安邦,享盛世。
魏晋南北朝数代,虽然是一个大乱世,但依然结出了精彩的智谋之花,政治家、军事家的文韬武略以及读书人明哲保身的智慧俯拾皆是。其中,三国战争堪称魏晋韬略的精彩开篇。魏晋隐士讲究韬晦之术,北方民族也开始了强有力的奋起。本书站在“大历史”的全景高度,回望这一时代杰出人物的处世智慧。
实现大一统的秦朝,以刑法治天下,最终以短命收场。一时英雄奋起,项羽、刘邦、韩信、萧何、陈平……数不清的凡夫与人杰共创汉初的韬略辉煌。从黄老之术到独尊儒术,从和亲、决战大漠到持节都护,从亲贤臣远小人到亲小人远贤臣,历史在艰难中前进。拨开历史烟云,一览秦汉数百年的韬略运作。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东周式微,列国兼并拉开序幕。二百年间,群雄蜂起,风云激荡,纵横捭阖。诸侯或以力争,或以智取。策士奔走于道路,朝秦暮楚;智士论辩于朝堂,宦海弄潮;谋士献计于幕后,运筹帷幄。诸子百家,群星闪耀;三教九流,各有机巧。他们共同在中华文明史上描绘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春秋无义战”,礼坏乐崩,诸侯倾轧,王室毁败,大国争霸,小国图存,刀光剑影,兵以诈立,谋臣如雨。 齐桓公、郑庄公、晋文公、楚庄王…… 管仲、鲍叔牙、百里奚、范蠡、子产…… 孔子、老子、孙子…… 他们的大智慧、大韬略,如繁星般耀眼,启迪了后世。根植于中华土壤的谋略文化,亦从春秋时代繁衍开来。
本书是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它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明清民国等各个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
本书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历史工具书,以词条形式,介绍自远古到20世纪初叶中外文明史上的重要史事。以史为据、客观平实的原则,内容主要依据中外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并参考了具有权威性的研究著作和工具书。
本书将历年来作者的有关论作进行系统分类结集,并首次收入近年新作20余篇,勒为关键词、盛世危言、文化生态、学海探航、学人剪影、学思回眸六部分,其中多篇为冯先生对当下文明与生态问题的忧思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