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长江从哪里来;金沙江:盛产黄金的大江;川江:中国天府三千年;长江上游名城:敢为天下先;三峡:巴山楚水间,一夫当关;中国“龙腰”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山西省毒气战调查的意义;日军资料中的山西省化学战;中国调查资料中的山西省毒气战;山西省受害调查的课题与成果;1999年度调查成果;2000年度调查成果等。
本辑主要篇目有: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原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孙永福回忆的《从跟跑者到者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回顾》;十二届全国政协,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张基尧回忆的《南水北调:造福人民的历史壮举》;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叶培建撰写的《嫦娥四号发射前后》。
中俄两国特殊的历史联系和地缘关系造就了独特的俄罗斯汉学。在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俄罗斯汉学以其丰硕的成果和鲜明的特征与东亚汉字文化圈汉学和欧美汉学鼎足而三,共同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世界汉学版图。帝俄时期的俄国汉学家学习汉满蒙藏等中华语言,翻译中国典籍,观察中国社会,研究中国问题,搜罗中国图书,在服务俄国政府对华
《学服斋笔记》是岭南学者黄任恒的笔记体著作。黄任恒,生于光绪二年(1876),卒于1953年,生平跨三个时代。世居广州河南,出身富商家庭,他一生布衣,唯以藏书、读书、著书自娱,不问世事、勤于著述,所编《番禺河南小志》尤具地方史志特色。《学服斋笔记》是一本古典的学术笔记,充分体现了黄任恒不仅是一个广东文献专家,还是一个传
中国近代史,既是因被侵略、贬抑的屈辱史,又是奋起自救、追求自新与自强的探索史。 本书通过重读部分最基本的原著,力图探讨近代以来中国现代性话语生成的论域,重新聚焦国学自觉议题,试图从文化变迁与社会转型的视角,观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格局在不断调整,国学意识全面觉醒,文化开始新生,与政治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幼年耳闻目睹过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天宝盛世,又目睹了帝国从辉煌走上顿挫的全过程。登基之日,正是安禄山叛军攻陷两京,他是唐朝第一位在京师以外登基而进入长安并致力于中兴大唐的皇帝。唐肃宗在位7年,虽始终致力于“北集戎事”“南奉圣皇”,却未能亲见平叛的最终胜利。这位乱
《春秋学研究》由同济大学曾亦教授与复旦大学郭晓东教授主编,为国内首本以春秋学作为研究对象的辑刊,此为第四辑。此辑共收文章16篇,分5个栏目:公羊发微类4篇,三传通论类4篇,春秋学史类6篇,书评书讯1篇,典籍整理1篇。30余万字。此辑所收文章论题较为新颖,如春秋配偶等级制度、黄仲炎《春秋通说》、胡铨《春秋集善》、道南《春
此辑收录十七篇论文。内容涉及中华传统祭礼,儒家让的文化,春秋执政卿的文献意义,《庄子·人间世》的几个疑难问题等研究领域。如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的《中华传统祭礼封建迷信说辨疑》、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李小成的《<周易>所见器物考略》、北大哲学系郑开、马卓文《黄帝书:源流考证与学派归属》等文。作者均为该研究领
《河朔访古记》是元代学者廼贤(又作乃贤)撰写的一部记录、考察华北地区历史、古迹的著作。原书已佚,今本系乾隆时期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收入《四库全书》(现存有文溯阁、文津阁、文渊阁三种抄本)。此后刊本有《真意堂丛书》本、待学楼本、《完诚山阁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等,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文澜阁《四库全书》本。今传各本,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