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夏金研究年鉴2019》以总结2019年度辽、西夏、金历史文献研究成果和发布学术动态为宗旨,反映了2019年度辽夏金的研究情况。本年鉴主要包括:特稿、研究综述、会议评述、学术动态、书评·书讯·新书序跋、学人·学林、学位论文提要、文摘·论点摘要、重点课题研究报道、文献·文物·考古新发现等栏目。该年鉴原创及首发部分占
本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响应国家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的一项学术成果,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书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集中阐释了京津冀地缘关系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与基本规律,分析了三省市之间在生态环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相互关联,探讨了地缘关系在何种程度上推动或制约着各自区域社会发展等重要理论问题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所记基本上是从汉高祖初起到王莽败亡的西汉(包括新朝)近二百三十年的历史。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所记基本上是从汉高祖初起到王莽败亡的西汉(包括新朝)近二百三十年的历史。《汉书》问世于东汉初年,是久享盛名的史学著作,由于具有杰出的学术成就,又很好地完成了古代社会体制与传统史学的结合工作,所以得到“命代奇作”的称誉,为历代学者所共行钻仰,成为传统史学的范本,产生了重大学术影响。
本书将作者已发表于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的《宋史》校勘记汇为一书。
本书是《宋史》校录本,以光绪元年浙江书局刊本为底本,据元刊本校勘,补出卷二百九十二《田况传》一叶。
本书研究古代凉州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课题,全书共计40卷,分地理山水四卷、物产一卷、大事记三卷、职官七卷、人物八卷、流寓一卷、遗事记二卷、祥异古迹一卷、艺文十一卷、西夏纪年二卷。
外务省通过此次调查,全面掌握在华外国公共设施,可以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更好地制定今后对华政策,亦是目的之一。 本论丛主要分为两卷,第一卷主要是外务省下达的指令及日本驻中国北方地区五座使领馆提交的报告,第二卷主要是日本驻中国南方地区五座使领馆提交的报告。本次收录的日文档案具有较高的学
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考虑,二战前有关日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日本侵华政策方略的论著和资料被大量翻译。从事中日文化研究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实藤惠秀在研究这一段历史中谈到:“这时中国研究日本的决心甚为强大,出版了许多日本丛书之类,固然有彼等本身研究所得者,但大多数是翻译日本人关于日本的著述的。尤其
一九一一~一九二七年间,汉译日文书达到五百三十七种;而一九二八~一九三七年间,汉译日文书达到一千五百八十三种。内容涉及文学、哲学、经济和法律等学科领域,特别是日本有关唯物史观的著作几乎都被翻译成中文,很多经典名词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考虑,二战前有关日本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