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土地、人民、政事、文献四门,其下再分三十四目,部分目下又列附目若干。以人物记载较详,多系明清之人和事;其次为艺文,以诗、序、记为主;再次为山川古迹、职官学校和典礼赋税等。整理以道光二十五年续修、光绪十三年补刻本为底本。该书是研究内江历史沿革、明清社会情况、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本书是由南朝宋范晔所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所记史事,起于刘秀起兵,终于汉献帝禅位,囊括了东汉一朝195年的历史。《后汉书》撷取众家之长,有条不紊地叙述了东汉一朝的兴亡大势,作为“正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
本书共294卷,全书正文有300余万字,若加考异与胡注,则达600万字,记载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资治通鉴》的唐五代部分,编撰在两《唐书》和新旧《五代史
本书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全书正文有300余万字,若加考异与胡注,则达600万字,记载战国到北宋建国前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文化等。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通史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
本书以宁波的史前文明为主题。全书分综述和分述两部分。综述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夏商周文化三个历史时期,结合考古研究,介绍了宁波史前文化的研究过程以及宁波史前文化的成就、特征。分述部分共15篇,结合考古研究成果,以河姆渡文化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原始地理环境、住宅、稻作农业、家畜、采集、饮食、交通、手工业等角度,还原河姆渡
本书记述范围主要围绕老长平公路以西的沿黄一带,个别部分东到220国道,很少涉及再向东的地区。先从黄河的衍变过程写起,然后慢慢展开支脉,尽量全面地汇总。再加上实景照片,力争做到既真实,又不落俗套。不求语言上的脍炙人口,只图史料上的真实可靠,只表心理上对黄河的真情实感;不用大起大落的细节讲述,只表达人们理解上的共识,意在让
本书以现代学生的烦恼和好奇作为切入点,引出古人的日常生活。从求学、饮食、出游和节日四个维度出发,全面介绍中国古代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交通、科技等方方面面的垫点滴细节,从细节中了解真正的历史。为了避免晦涩,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想象丰富,配合风趣幽默的漫画,使孩子在欢乐中增长知识,收获成长。书中不仅有历史现象,还有大量
福建福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既存在于丰富多样的建筑、服饰、饮食风俗,还蕴含在生动活泼的崇福、祈福、祝福民俗,以及显化于乐善好施、福泽同胞、回报桑梓等传统习俗中,形成了流淌在福建人民血液里、镌刻在灵魂中的精神力量。本书从收录了福建日报2022年以来发表的30余篇关于福文化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展现福文化的深刻内涵
《新序》是汉代刘向编纂的历史故事集,该书初的目标读者为当朝执政者。从《左传》《庄子》等文献中,编者选取了先秦至汉代的典型案例,有的讽刺主人公的荒淫无道,有的赞美主人公的忠诚果敢,借此规劝统治者和赞美忠义之士。叶公好龙典故即出自此书。全书共十卷,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具备了早期小说的要素。石光瑛先生对全书详为考释,对书中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