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作者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所包含的大量证据材料为基础,立足战后法庭审判、战犯回忆录以及日本政要书信往来,在还原日军屠杀中国平民、战俘,强迫欧美战俘修建缅泰铁路,谋杀、囚禁飞行员等令人发指的暴行的同时,对犯罪者的心态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和审视,呈现了东京审判对部分战犯的裁决和宣判结果,以及英国、美国、澳大
本书共上、下二卷,除赡思自序外,分为河议、制度、料例、功程、输运、算法六门,分别记述河道形势、河防水汛、泥沙土脉、河工结构、材料和计算方法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问水集》:初为三卷,今仅传后人所析六卷本。卷一通论黄河、运河河道形势及河道治理之制,包括《统论黄河迁徙不常之由》《古今治河异同》《治河之要》《堤防之
本书包括上谕、治河事宜、黄淮运河道图、奏章等,记载了我国运河、黄河、淮河三大水域的源流支派、地理位置及历年对其治理情况等,其中对各河道的形成、流向、堤坝修筑、防汛等事宜所记尤为详细。书中还附有运河、黄河、淮河、山东泉河等彩色绘图,工细精致,精确地反映了三大河流及各支流的全貌。该书内容翔实,史料性强,是研究清代治河工程的
本书记载了长达1362年的历史。如果理解透彻了,比不看史的人,就相当于多出来1300多年的生活经验,如果生活工作中,因为利益关系,需要和这些庸人争锋相对,必然会有极大的优势,对提升气质和大局观也是大有裨益的。认真看完之后,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基本气质还是有的。不懂古文的读者连故事情节都看不通畅,更别提理解人物意图,领悟
本书由被誉为“扬州名片”的著名作家、学者韦明铧先生创作。扬州既是千年古城,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且扬州建城两千五百年以来的绝大多数重要人物与重要事件,都被世界关注过。扬州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不断认识扬州,构成了一部扬州与世界的交往史。全书紧扣中外文化交流主线,细述扬州与世界的交往史,在选取人物事件时,略写大家业已谙熟于胸的历
本书内容讲述:烟台为中国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即已形成繁荣一时的白石文化。烟台作为中国沿海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在战国时期便由于齐国发达的丝织业而使烟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首航地。至唐朝,这里的登州港,已与明州(宁波)、广州、泉州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对外贸易港口。清代末期的1861年烟台加入了中国沿海被迫开放的港
本书以“档案中的书香北京”为主题,全书共收录北京市档案馆已公开的史料16组,分为出版、流通和阅读三个专题,包括:国立北平图书馆和市立北平图书馆的建设情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北京市书市、大众读书会,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图书馆事业发展情况等。通过档案史料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初北京图书报刊事业的发展状况。本
本书重点叙述了从唐末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的一百多年间(875-979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黄巢起义、梁晋争雄、五代更替、十国兴起、赵宋统一等,解析其始末缘由,讲述唐宋间五代十国大乱世的全景图卷。
本书以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白银芳华——从外销银器看晚清社会和商贸变迁》展览为框架,以外销银器图片,文字解说以及部分相关外销银器生产、制作、艺术特征以及清晚社会状况、中外商贸史的研究文章为主要内容。该书旨在通过向读者介绍外销银器在清晚期的生产、销售历史、工艺特色从而使读者对外销银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以此为媒介对当时的社
本书包括复兴岛研究概况、复兴岛历史人文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复兴岛前身、复兴岛自然形态、复兴岛土地利用与重要历史建筑演变、文献中的复兴岛、复兴岛的个案研究(鱼市场或工业遗产或军事遗存)、复兴岛印象:口述访谈、结语“复兴岛是近代上海中外利益共同体的产物,也是这个共同体的象征物”,并列有附录《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关复兴岛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