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包括个人踏访、满铁调查、兴亚院调查、其他机构团体调查等诸多形式。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档案文献,客观上为从事晚清民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中日关
本书分为文明传播、文献天地、汉学人物、马可波罗研究、艺术史苑、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部分,收录文章18篇,包括《欧洲文明里的中国特性》《日本汉诗的去中心化趋势及异质边界》《马可波罗所记中国的摩尼教、佛教和基督教》《韩朋溯源(下)》《吴大徵甲午战争期间致汪启信札简释》等,字数约40万字。
本书作为日本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奈良拥有众多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的称号,被日本国民视为“精神故乡”。2022年系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5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日本奈良县政府的支持下,以橿原考古所出土的与中国相关的100余件历代文物为主,结合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借展的与日本相关的50余件文物,将在2022
本书是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史论。全书正文三十卷,基于《资治通鉴》所载史实,自秦至五代之间,按朝代顺序梳理出900多个专题,致力于“探索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代表了思想家王夫之对历史和现实反思的最后成果,是传统史论的高峰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然王夫之文字艰深、用典
本书选取从隋朝到唐末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代表人物和事件,帮助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昙花一现的隋朝为何兴亡?瓦岗军从起义到兵败经历了什么?喋血玄武门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凌烟阁功臣都有谁?他们都有什么功绩?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登上权力顶峰,她到底做了什么?盛世大唐缘何盛极而衰?为了中兴曙光,唐宪宗做了哪些挣扎?大唐是如何江河日下的
本书讲述了从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到1127年靖康之耻的北宋历史,呈现了167年的代表人物和事件,帮助理清历史发展脉络:“黄袍加身”是如何成功的?“十国归一”是如何完成的?垂帘听政的刘娥有多传奇?扰乱边境的“西北天狼”有多骁勇?王安石的革新变法遇到了多少风霜?北宋的文人们有多少奇思妙想?北宋繁盛,精致风雅,为何却走向灭
余秋雨《文化课》汪曾祺《写作课》王安忆《小说课》朱光潜《美学课》冯友兰《哲学课》。 1,余秋雨:文化课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文化课》中,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根本的问题。 系统化地论述了何谓文化,何谓中国文化的本性等等问题
中国文化常识课:全8册,包含:王力《文化课》、潘伯鹰《书法课》、林徽因《建筑课》、郑振铎《文学课》、胡适《哲学课》、吕思勉《历史课》、曹伯韩《国学课》、陈师曾《绘画课》 1.王力:文化课 “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它起源于上古
《尚书辨解》十卷,明郝敬撰。郝敬撰有《九经解》,此即其中之一。此书大旨在肯定今文《尚书》之真,而指证古文《尚书》之伪。此书前八卷解析今文《尚书》28篇,后二卷力辨孔传之伪。郝敬秉持“先质后文”的理念,认为孔传“语多浮想,意不切题,或先贤记闻,或后人假托”,他认为古文《尚书》为周秦间人杜撰。郝敬对古文尚书的辨伪工作,对清
《春秋直解》,为郝敬《九部经解》中之一种,全书十五卷,书前另有《读春秋》一卷,可看作是郝敬解《春秋》之“纲领”。正文除僖公部分因卷帙较大分为两卷外,其余诸公每公一卷,卷十四、十五为《春秋非左》二卷,专论《左传》之失。 正文体例,先列《春秋》经文,经文大抵以《左传》所附为准,《公羊》《穀梁》经文有异者注于经文后,另间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