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20辑,是黄河文明发展研究的集成之作,集中体现了黄河流域悠远流长的文明。内容涵盖面广,包括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河文明与文化三大专题板块的文章和一篇黄河流域地文探索的专论,总共入选19篇高校相关专业学者的高质量论文。这19篇论文内容专业性突出,论证严密,对黄河流域的可持
本书收录本届论坛精选的论文57篇,内容涵盖客家祖地研究、客家文化整体保护与持续发展研究、客家非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客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研究等五个方面,文章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进一步发展客家文化、推动客家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向导及宝贵建议,也为读者、学者了
本书属文献汇编,集中于与捻军相关的资料。将与捻军有关的重要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汇编,有捻军口碑资料、清军将领人物资料、剿捻淮军将领潘鼎新手札、安徽博物館藏太平天國史料、高遌閣丛书(节选)、孙学斋文鈔(节选)以及近些年陆续发现的一些最新研究文献等。该书稿对于捻军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市面关于捻军的文献资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
本书是一部札记,卷首有王应麟自题三十八字:“幼承义方,晚遇艰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因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深宁叟识。”由此可知,成书于入元之后,撰述目的在于“切于为学者”即指授学人,明辨学术。
本书是遼金元筆記文献之汇集整理,主编、点校全部现存遼金元三代笔记文献。所谓笔记,是指那些没有严格體例、信笔记录摘录而成的著述,是古代文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蕴含有大量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历来为研究者重视。
本书是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书名“齐东野语”,典出《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周密以齐人自居,取以为书名,一以明身难居吴而心不忘中原;一以自谦谓其书所乃乡野之言,且寓但纪其实不择其语之义。
本书为读书札记,多证前人之误,博涉经、史、子、论及天文、地理、医药、音乐、农桑等,极为博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