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广东满族》是“图说广东民族与宗教”书系之一,集录了约600余幅关于广东满族的珍贵图片,力求以图存史,充分反映广东满族的全息图像。本书围绕广东满族自清初入粤以来的重要史迹,尤其是透过广东满族重视教育、历史遗迹和代表人物探寻其民族文化在广东的发展演变,充分展示了广东满族的民俗风韵和今日广东满族的新貌。通过对广东满族发
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川东地区巴文化圈及其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活动的文化学、人类学专著。本书主要内容为,以审美人类学为视角,对至今仍居住着一定数量巴人后裔且不断传承着巴族群文化,甚至整体上具有明显巴文化特征的“川东巴文化圈”中人们活生生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人类学考察,发现他们总体上过着一种审美性的生活,由此提出“审美生活”这一美学
自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借助武力强取后周政权,其对五代时期诸侯盘踞、互攻互伐的局面十分警惕,更惧怕“黄袍加身”的合法性存疑而被征讨,因而“杯酒释兵权”以巩固皇权根基。与此同时,周边政权对峙的外部威胁长期存在,宋朝也曾试图兼顾内政外交以扩大版图,与辽、西夏、金、蒙元战争的重要战役连续失利,未能实现统一大业的夙愿。内忧外患
本书为一号两册套书,分别为《景村村志》和《景村村志·村民家庭记载》。《景村村志》共设13章,主要介绍:村情概览、乡村建设、农业生产、村域经济、社会事业、文明创建、村落文化、方言俗语、习俗礼仪、村民生活、物产美食、人物荣誉、村民忆事。通过村落文化、习俗礼仪、民间故事、各类人才、农业品牌产品、家庭副业和动迁安置等方面,反映
《史志研究》是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的论文集,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勇先主编、统稿,主要收录青年学者、优秀学生立足经典史志研究方法,聚焦区域历史、地方志文献等对象的研究成果。本书中既有宏观的理论探讨,也有微观的具体考证,有出自成熟学者之手的项目成果,也有学界新秀的争鸣之作,研究视角独特,在将当前先
本书是由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路街道办事处统筹,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路街道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地方志书。本志书之内容系统地呈现了。上海市徐汇区虹梅路街道的历史和现状,反映当地特色,记述虹梅路区域的社会发展变化。鉴于虹梅路街道无史志存世和境域几经变迁的实际情况,本志时间跨度上以1949年至2010年为上下限,在记述在立足现境域的同时
《三星镇志(2001—2016)》收录了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2001—2016年的史料史记。全书共28篇、114章、377节,50.71万字、546张图表和照片,全书体例结构合理、行文朴实严谨、内容丰富翔实、时代特征显著、地域特色鲜明,除序言、凡例、总述、大事记、专记、附录、编后记之外,详细阐述了本镇自然地理、地名、党政
本书采用纲目体形式,记载了泰州高新区口岸街道的发展历程,一般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类目摄者为:总述、大事记、接到概览、泰州港高港区、古镇遗存、旅游开发、新城建设、特色经济、扬子江药业集团、物产美食、精神文明、传统文化、乡土风情、人物、附录等。时间上因事而异,尽量溯源;真实地再现历史发展和地方特色。全志体例新颖、资
上海市第二轮志书《上海市志》(1978-2010)历经十二年编修,总计218部约1.8亿字。《上海市志》(1978-2010)全面记录了1978年以来上海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状况,完整展现了上海的改革开放史。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地方志这座富矿蕴藏着大量城市建设可借鉴的历史资源,年鉴与地方史作为地方志重要组
武乡的历史非常厚重,但岁月更迭,逝者如斯,浩瀚之中,多有遗失,茫茫难以寻觅,恢恢多有疏漏,就沿革脉络亦有诸多迷惘之处。这本《武乡沿革史话》从武乡有史写起,一直到2021年止,以时间顺序为主轴,区划沿革变迁为经线,人物事件为纬线。集中反映了从蔡、皋狼至涅县、涅氏、阳城、武乡的历史变迁。此书将知识性、学术性、可读性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