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设置了六个章节,从严州的历史源头讲起,带出严州郡县的建置沿革、文化内涵。从严子陵选中这里隐居带来州名,到李文忠以开国之功建梅花城来阐明严州的历史地位;从伍子胥、朱买臣这些历史名人避难于此,来见证严州的山水何以“养人”;从严州的奇绝山水引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山水小品圣手吴均,直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孟浩然
本书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围绕南宋宫城展开叙述与想象。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国南下攻占北宋都城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并一路向南,最后在临安建立行在。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从选址、营建、扩大规模、皇城生活多方面展现南宋宫城这一座江南园林式宫殿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华美的方方面面。
本书通过一些娓娓道来的故事串起杭州曾经走过的历史。里面有你耳熟能详的故事,但更多的是你记忆中似是而非或者让你耳目一新、恍然大悟的真相。作为一个老杭州人,也许你的记忆还被圈死在十座城门里;作为一个新杭州人,也许你的目光还停留在西湖山水中:这本书将告诉你的是大杭州的方方面面。以现代场景追根溯源,以现代语言铺设文本,尽显杭州
本书主要从城史文化的角度,以史料文献为基础,通过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式,回溯杭州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城市概念、文化概念,从秦汉到唐代的早期建构史,突出以杭州生成过程中若干个标志性事件节点(如秦始皇东巡、华信筑海塘、炀帝凿运河、李泌开六井、白居易治西湖等)作为叙述重心,以杭州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若干次属性变迁和级别变迁(秦汉至
本书作者在通读晚清《申报》(1872-1911)所有有关杭州报道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史料,对当时见报的各类新闻事件作了解读,以此来展现晚清杭州的整体社会风貌,内容涉及灾害、风俗、钱币、运输、科举等多个方面。其中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奇事,如:胡雪岩曾谋划建钱江大桥,浙江臬司衙署的风水奇事,八旗兵丁的出格恶行等。书中《日
本书展现了早期摄影师用照相技术拍下的下一百年多前的杭州。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西湖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早期摄影师镜头下一百年多前的杭州,有城门的繁华热闹、运河的商船漕运、山间的寺庙道观、西湖的秀丽风光、城区的市井烟火、运河的翻坝及阡陌水道……这本书沉淀了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唤醒了几代人对这座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从远古至19世纪初西藏地方的历史,重点阐述了清代西藏地方政治史和昌都地方历史,有“补充五世达赖喇嘛史学名著《西藏王臣记》所记之后西藏历史”之价值。本书即为该藏文史籍的汉文译注本。书前有“译者前言”,对该藏文史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特点等作了详细介绍。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册,全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止,共255年内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本书共分八个章节,首先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目的及方法,以及相关研究动态。其次,卡力岗的历史渊源中,对卡力岗的地理概貌、地名由来、地域范围进行概述,并对穆斯林移居之前卡力岗的地理环境及其部落形成的历史渊源加以阐述,以此对后文的论述奠定基础。从文化变迁的理论概述入手对卡力岗地区的社会变迁中民族的变迁,回族的
本书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档案馆组织的乡宁县旧志影印出版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将乡宁县档案馆馆藏善本清康熙《乡宁县志》、乾隆《乡宁县志》、光绪《乡宁县志》原样影印,集中展现了这批珍稀版本的历史风貌。该书为乡宁县存世清代县志的全部内容,延续了乡宁县修志的历史传统,是一部颇具版本资料价值的乡宁地方历史文献珍本。该书的出版使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