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294卷,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停笔,前后跨越1362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文化等各个方面。自成书后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阅读,成为人们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
本书作者张伟,浙江镇海人。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兼职教授。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逾三十年。著作有《满纸烟岚》、《都市·电影·传媒——民国电影笔记》、《遥望土山湾——追寻消逝的文脉》、《西风东渐——晚清民初上海艺文界》、《风起青萍——近代中国都市文化圈》、《晚清都市的风情画卷——上海小校场年画从崛
本书稿是一本村志。书稿详细记载了隆德县杨家店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书稿按章编写,各章又设若干个节以及目、项等,按照横分纵述的方式,依据历史发展时间顺序由远及近进行编纂。书稿还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及情况需要,融入必要的图、表等,以丰富内容层次,增强直观效果。本书稿全面反映了杨家店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本书共十三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前两章界定“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内涵,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朝代的发展过程;第三章至第十一章,按照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及精神心理文化的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典章制度、节庆民俗、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成就与特点;最
蜀阜是古老而神奇的千年村落,是人文气息氤氲的古越水乡。历史上,蜀阜是著名的渔村,也是著名的丝绸之乡。1984年,蜀阜村办企业总产值1535.88万元,列浙江省乡镇企业千万元村第一位。2003年,绍兴县行政村规模调整时,为全县人口最多的村。《蜀阜村志》是华舍街道第一部村志,是一部微观资料翔实的史书,填补了蜀阜村有史以来文
本书为一部反映瓯海历史发展的图书,由当地政府主导,采访瓯海建县设区亲历者15人,包括老干部、老教师、老手艺人及企业家等,通过受访者对亲身经历的事件详细而生动的叙述,多角度地还原了瓯海区40年发展的特色道路和辉煌成就。
本书是南京市六合区长芦街道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志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该书是南京市开展街道历史文化资源摸底调查,收集街道的历史文化情况,梳理道路历史文化的传承脉络,提炼文化内涵,并将成果结集,形成资料长编资料。全书30余万字,是反映辖区街道人文、地理、资源、文化、民风以及机构沿革、居民生活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文献,
根据克拉玛依市政协的安排,市政协办公室于2020年年初便启动了《克拉玛依文史资料》稿件的征集工作。通过广征博采、好中选优,最终选用了30幅照片,23篇约23万字的文稿,并按照精选精编的原则,编辑成了《克拉玛依文史资料》(第三十一辑)。本辑分历史瞬间、油城记忆、流金岁月、追忆往事、他乡情结五个部分。本辑收录的文章是离退休
歌舞系统中充满了幻想和神话,却也在讲述历史。这种历史既有传统意义上客观存在过或发生过的事实片段,更是掺杂了神话色彩和幻想性质的文化史,确切地说,是其思想史和观念形成史。本书稿以白马人非遗“池哥昼”傩舞及仪式歌为例,通过对其歌舞系统表层结构的梳理,管窥其创作者如何运用各类修辞手法,诸如明喻、隐喻、提喻、转喻、夸张和象征等
本书用八个章节系统地论述大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探讨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现代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提出高校德育实践创新的总体方略,新媒体时代德育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培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在关系。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相融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