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公路隧道运营期常见病害的现状、类型、成因及维修加固面临的问题、原则、方法等。书中以工程实例的形式将《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JTG/T5440-2018)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具体化,对国内典型公路隧道维修加固案例进行筛选,并与规范紧密结合,总结和分析了工程案例中的经验和成果等。
本书在对我国在役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设施实际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相关工程经验,提出了在役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设施总体要求、基础资料收集、排查评估方法、分类处治措施和提升设计、工程施工与验收以及在役桥梁安全防护能力提升方案示例等。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桥梁维护、安全与运营管理方面的新发展,以及桥梁运营、管理维护过程中的多尺度方法和桥梁性能评估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书中具体内容包括:GFRP材料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过程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大跨径桥梁多尺度随机车流模拟理论、斜拉桥结构多尺度模型修正方法;以及基于监测数据和模拟分析结
本书包括27章和7个附录,书中第1~3章是对隧道加固设计、施工技术的总体规定;第4~16章是对加固设计中采用的材料、结构计算、加固方法等进行的规范;第17~27章是对加固施工的准备与组织、方法、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监控量测等进行的规定;附录A~附录G部分包括了加固计算、植筋设计、隔热防冻层计算、火灾检测方法、植筋施工方
本书分为城市交通管理、道路通行管理、道路安全管理、车辆安全管理、事故调查与安全防护、各地经验共六篇,由不同领域的专家介绍了交通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书总结了2007年以来我国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的经验,吸收了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工程化示范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的方法、指标体系、模型、参数及有关规定。书中包括了总则、术语、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标、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公路损坏分类、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公路技术状况评定7章
本书按照《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编写规则》(T/CHTS10001)编写,共分为5章,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类型和等级划分、等级评定要求。
本书给出了跨海特大型桥梁风-浪-流耦合作用设计的基本规定,具体包括:风-浪-流耦合作用设计基本原则、风-浪-流耦合场观测和分析、风-浪-流耦合场设计参数、风-浪-流耦合作用荷载、风-浪-流耦合作用静力效应验算、风-浪-流耦合作用动力效应验算、试验模拟、风-浪-流耦合作用振动控制、桥梁风-浪-流耦合作用监测与评估等。
本书论述了桥梁风-浪-流耦合作用的现场观测、耦合特性、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振动理论及控制措施等关键技术。书中共12章,内容包括:桥梁风-浪-流耦合场现场观测方法及耦合特性分析、桥梁风-浪-流耦合场数值模拟及设计参数取值方法、桥梁风-浪-流耦合作用弹性模型试验模拟方法及动态响应特性、桥梁风-浪-流耦合作用数值水槽模拟方法
本书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公路隧道设计、科研成果和经验,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公路隧道相关标准与先进技术,按照“安全、耐久、经济、节能、环保”的指导原则,对《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进行了全面修订。书中包括18章和14个附录,内容涵盖了总则、术语和符号、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总体设计、建筑材料、荷载、洞口及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