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新见碑志,探究北魏至隋唐胡汉之间既互为异质又两相融合的民族关系,以此追溯胡姓家族的渊源与发展,丰富中古时期民族交流融合的研究案例,进一步深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规律;分析西北地区胡汉杂糅、中外对峙特殊背景下所形成的军事制度、边防地理等,把握历代王朝对边疆的经略政策,补足西北边防史的细节与脉络;填补正史缺失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带领广大读者于历史长河中追溯中华文明根脉,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路径,于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中摸索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何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希望通过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深刻阐释,为新时代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宋韵文化》由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编,旨在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加快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本书为第五辑,收录15篇文章。宋韵文化汇聚了两宋时期独特的文化风尚和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越时空的当代价值和博大深远的世界意义。本书所收
《戡定新疆記》一書,系統記述並頌揚了左宗棠等收復、經營新疆之功業,主要編者為晚清重臣魏光燾。全書共八卷,前四卷爲《武功紀》,以紀事本末體記述了同治三年至光緒九年新疆自乱迄平情形;卷五爲《糧餉篇》,匯録左宗棠行軍時籌措糧餉有關奏論;卷六爲《歸地篇》,記録沙俄歸還伊犁經過;卷七《置省篇》、卷八《善後篇》則叙述了新疆建省及相
《藏文文献选读》专为有一定藏语基础的学习者编写,是一本应用性较强的读物。全书共30篇课文,涉及语言、文学、历史、格言、道歌、藏医、戏剧、天文历算、法律、敦煌文献等诸多领域。内容涵盖面广、囊括了藏族古籍文献门类的各个方面。《藏文文献选读》每章节内容由文献说明、原文、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和注释构成。并且后文附有练习题、思考题
本书通过对甘肃省泾川县完颜村完颜家族集体记忆的研究,探索其家族历史记忆与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建设等课题。经过多年深入的民族志调查,作者梳理了完颜家族的过去和现在、他们对金代皇族后裔身份的隐瞒与坚守、对确认其满族(女真)身份的执着与放弃,重建当代话语情境中的关陇地区完颜氏家族的集体记忆。泾川完颜村村民是完
本书以康熙乙巳年(1665年)《祁县志》为底本,同时参校《榆次县志》《平遥县志》《太谷县志》等周边县志,通过对比分析、互证考辨及分类整合的研究方法,完整勾勒出晋中平川六县的历史图景。作者将自己研读古方志的所感所思所悟分享于读者,引领读者体悟百姓生活和基层社会的人间烟火,领略历史深处和晋中盆地上演的人文叙事,领会文明融合
生息在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历史长河中一股强韧的力量。以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为代表的草原豪杰,统治欧亚大片内陆区域达13个世纪之久。《草原帝国》记述的,正是突厥、匈奴、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自身兴荣,及其对区域历史,进而对世界文明格局与秩序的影响。 本书史事,上起新石器时代,草原文化的黎明期,下迄公元18世纪晚期蒙
《长安之春(典藏版)》是日本著名汉学家、东洋史学者石田干之助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被文学巨匠井上靖称为长安书系写作的案头书。以唐代长安为焦点,通过唐代文学家的诗文作品以及广泛的汉文史籍,描绘了国际化大都市长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中外文化交融的历史场景,重点捕捉、考证了中国盛唐典型的文化细节与片段。典藏版由钱婉约女士翻译并
作者集多年深入研究之成果,从历史的视野、理论的高度、现实实践的层面,多维度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问题。全书共分八讲,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出发,深入阐述和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古代各个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国历史文化认同的深远传统等主题内容,揭示了统一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