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见闻录定本》是1960年在同安县发现的一部手抄本,共有两册。从卷首作者的自序得知,《海上见闻录》是初稿,系未定之书,作者晚年重新修记和补充,纠正了初稿中不少错误,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此书以郑芝龙、郑成功、郑经、郑克塽祖孙四代的生活轨迹为线索,采用编年
《东夷考略》内容共分4篇:首篇女直,记秦汉以来女真族之历史沿革;次篇海西,记南、北关王台、祝孔革所部族发展变化;三篇建州,记王杲阿台之事迹及努尔哈赤兴起;四篇东事答问,有建州崛起,明失辽沈之原因、教训等。书前载辽东全图、开原铁岭图、开原控带外夷图、沈
《四译馆增定馆则(下)》为《四译馆增定馆则》下集,卷十三至卷二十。(明)吕维祺辑,(清)曹溶、钱綎辑,(清)许三礼、霍维翰增辑。明代开设的四夷馆是一所学习和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机构完备的带有语言教授功能的“亚洲研究院”
《四译馆增定馆则(中)》为《四译馆增定馆则》中集,卷七至卷十二。(明)吕维祺辑,(清)曹溶、钱綎辑,(清)许三礼、霍维翰增辑。明代开设的四夷馆是一所学习和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机构完备的带有语言教授功能的“亚洲研究院”,
《四译馆增定馆则(上)》为《四译馆增定馆则》上集,序至卷六,(明)吕维祺辑,(清)曹溶、钱綎辑,(清)许三礼、霍维翰增辑。明代开设的四夷馆是一所学习和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是我国最早机构完备的带有语言教授功能的“亚洲研究院”,同时
《御倭军事条款》(又名《明代御倭军制》)为李遂督抚淮扬时所作。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骚扰江北,嘉靖帝命李遂以右佥都御史驻淮安,巡抚凤阳四金。据其内容推测,成书时间应为明嘉靖三十七年至嘉靖三十八年之间。此书类似总督颁行予下级将领的军事规范守则,其中包括选
《南海百咏》,南宋方信孺撰。此书是一部以南宋时南海山水建筑为咏叹对象的诗歌地理志,此书作于南宋,镂刻行世于元,直至晚清,在岭南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续和追和之作频现,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全书为百首南海咏古诗,且俱为七绝,每诗题下附解题和考证。此书所咏
《万历三大征考》,纪事本末体史书。四卷。明茅瑞征撰。此书分哱氏、倭上、倭下、播州四大部分。作者根据亲身经历,综合公文、案牍,记载了万历二十到万历二十八年间的三次战争,即万历三大征。并叙述战略、战法得失。书后附《宁夏总图》、《日本总图》、《播州总图》
《渤海国记》,黄维翰(1867-1930)撰。三卷。黄氏,字申甫,号稼溪,江西崇仁人。清光绪进士,曾任黑龙江呼兰、龙江知府,精于史学,著有《黑水先民传)等。本书采辑中外有关渤海史料编缀而成。上卷叙渤海创国始末、诸王递嬗沿革、以粟末秣羯族为主体渤海各民族的族源、礼俗等
《北户录注》三卷,(唐)段公路撰、(唐)崔龟图注。段公路约唐咸通十二年从茂名归南海时所作,记载岭南风土,颇为赅备,尤详于地方物产,其征引亦极博洽。是书为作者亲自南游五岭间采撷民间风土、习俗、歌谣、哀乐等而作。此书总五十二条,细数其名物则不知凡几,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