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3]169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的修订工作。本规范由1总则、2术语、符号、3基本规定、4再生沥青路面结构、5材料、6再生混合
《公路湿法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按照《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编写规则》(T/CHTS10001)编写,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施工质量控制等。
本书介绍TBM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情况与极端环境,针对各种不良地质与极端环境提出相应的施工防范措施,基于多个国内外经典TBM施工案例,介绍其施工背景、施工难题与解决方案。本书可供TBM隧道施工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之课题四“跨海集群工程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为背景,系统提岀了港珠襖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质量控制原理和验收准则,并建立了以氯离子扩散系数为目标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流程;然后在广泛收集施工阶段混凝土构件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施工期
本书系统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混凝土结构所处的腐蚀环境分析,利用长期暴露试验开展的基于可靠度理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综合考虑结构腐蚀风险、保护效果和全寿命成本的附加防腐蚀措施,长寿命和强度、施工性、抗裂性及经济性等协调统一的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及质量控制,大断面海底混凝土沉管隧道预制裂缝控制措施,以及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实施
本书首先综述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钢桥疲劳问题的理沦基础、疲劳性能评估方法、疲劳荷载确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抗疲劳设计对策与关键制造技术的相关问题及其在港珠澳大桥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模型试验结果,讨论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质量验收标准。
本书主要依据港珠澳大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成果编写而成,综合论述了桥梁墩台预制安装技术发展现状、施工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重点介绍了钢管复合桩承载性能及设计方法、基坑边坡开挖稳定和回淤量研究成果、钢管桩沉桩施工及精度控制关键技术、预制墩台吊装及精确定位施工技术、钢管复合桩与预制墩台之间的止水施工技术;系统论述了后浇孔
本书主要依据港珠澳大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成果编写而成,全书共分6章,第1章综述了钢桥面铺装国内外技术与应用现状、关键技术的提出与分析、主要技术成果;第2章论述了钢桥面铺装荷载条件、温度环境、结构受力;第3章讨论了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要求与设计、典型钢桥面铺装材料、环氧沥青混合料黏弹性行为、环氧沥青铺装层疲劳性能及耐
本书详细介绍了用于指导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的一般性和专用性技术条款,全书共分23章,前3章为指南总括,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础资料;第4章至15章介绍沉管隧道设计的相关内容;第16章至23章介绍沉管隧道施工涉及的相关内容;最后列有8个附录。
本书以我国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为背景,展现了沉管隧道工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全书内容紧扣港珠澳沉管隧道超长、厚软基、全回淤、节段式管节结构的特点,就沉管隧道地震动力参数、地震动力响应分析方法、接头静力和动力性能、地层一隧道多点振动台试验、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理论、试验和数值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