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馆译语》清初刻本西番译语。西天馆,明、清时负责翻译古印度语言文字的机构。始设于明成祖永乐五年,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初隶翰林院,清乾隆十三年并入礼部。由此书是窥知明代官话实际发音的宝贵对音资料,是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赤
《中国佛性论》以中国佛教思想核心之一的佛性论为主题,从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全局着眼,将佛性论置于广阔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佛性思想流传、发展的全貌。全书对中国佛教之佛性的起源、演变和思想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了中国的佛性思想与印度的佛性学说的差别,并借以探讨佛教中国化的成因和表现。本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
此书为2003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的续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部分雪域亲历记为作者生前的创作,主要包括《略述旅藏蒙僧概况》《西藏三大寺之由来及其组织》《朝山日记,1944年》《藏滇茶马古道纪行,1945年》《热振活佛事件》《尼泊尔游记,1948年》《旧西藏的差徭制度》等文章。作者记录了当年
神话故事是原始的自助心理学。千百年来,人们都是通过此类故事来解释生命和人性的奥秘。本书精选了古希腊、古罗马、希伯来、埃及、印度、美洲原住民、毛利、凯尔特、北欧等各文化的五十余则神话、传说,再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加以解读,引领读者一同经历生命的各个旅程。我们可从中窥见自己的影子,洞悉故事中所蕴藏的深层意义,并学会化解自身在
狐文化前期是图腾文化和符瑞文化,后期是妖精文化,妖精文化是主要方面。狐妖不仅体现出一般意义的宗教观念,例如所谓物老为怪等,更包含着许多狐妖所特有的宗教观念,以致我们可以用狐妖观念、狐仙观念之类的概念来概括关于狐的变化、修炼等特殊内容。在狐妖身上也非常特殊地体现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女性观等等,折射着不是对狐而是对人
达斡尔族的萨满信仰由来已久,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虽几经风雨、断续飘摇,却一直在民间保持着强韧的生命力。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改革开放的宽松文化环境下,中国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出现了以斯琴掛、沃菊芬为代表的新一代达斡尔族大萨满,她们活跃在呼伦贝尔地区,十几年间举办了上百次祭祀活动,使得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达斡尔族传统萨
本书将地方历史碎片放入整个历史大图景中进行观察以确认这些碎片在其中的位置以及这些碎片互相之间的关系。同时参考多样的数据,包括道教内部文献、官方史料、地方志与宫观志、碑刻文献、笔记、小说、传说故事以求得到不同角度的叙述与观察,从宗教内部与外部搭建分析架构。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代表一种对地方道教的观察角度。第一部分
本书分为“外国神话研究”“古代神话研究”“跨学科神话研究”“巴蜀神话研究”“少数民族神话研究”“青年论坛”等板块,共收入学术论文二十篇,从不同角度对神话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本文集中选编了憨山德清最具代表性的阐释儒释道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著作,包括《道德经解》《观老庄影响论》《庄子内篇注》《中庸直指》《大学纲目决疑》《圆觉经直解》《金刚经决疑》《般若心经直说》《起信论直解》《肇论略注》等,对原文采用现代标点、分段,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了解憨山大师思想及学习中华
海南的汉族民间信仰活动丰富多彩,由于岛外移民来源地、生存地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多元发展的趋势。其中最常见民间活动是在春节、元宵节期间,以及以军坡和公期为载体的祀神游神等活动。此外,一些地区还有“行符”“圆年”“公扫村”等,尽管其名称不同,但往往活动的目的相同,形式也大同小异。对此,历代的海南地方志文献记载少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