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文集》第2卷辑录了由理雅各译注的《中国圣书(二)》《易经》。该书采用英国学者马克斯·缪勒(FriedrichMaxMüller)主编的《东方圣书》第16卷的英文影印本,于1882年出版。其中理雅各所撰序言和导论及费乐仁(LaurenF.Pfister)撰写的导读,均译成中文,收入本卷。
本书是何乐士先生在《〈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收录论文24篇,研究对象为《左传》中多类、多义、用法比较复杂的20多个虚词。全面描写《左传》虚词的用法,总结其语法特点和客观规律;把虚词研究和句式结合起来,重视虚词在单句、副句、语段中的运用;采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不同虚词或不同句式的特点
《中西元史》是《清华元史》的延续。本学刊虽以“元史”命名,但其所收论文、评述等,内容远不限于传统元朝历史的研究视域,而是秉承百年来元史学界既有之“大元史”精神,以“元史”概指千年以来海陆“丝绸之路”沿线各文明国家交流、互鉴、融合与发展的历史内涵,以期真正意义上体现中国元史研究作为一门“世界性学问”的独特地位。本刊第四辑
女真等东北诸民族历史悠久,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女真人早在金代和金元更迭过程中,有相当部分融入中原的汉人之中。到明代,留居东北的女真偏远部落的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但随着蒙古对东北管辖势力的衰弱和明朝对东北管控松懈,明代女真人口增加,南下迁徙频繁,社会长足发展,与明朝、蒙古、朝鲜的交往愈加密切,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违背国际公约,对中国多个区域实施严重违反人道的细菌战,给中国人民的带来巨大的灾难。浙江是其中受害时间最长、灾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本书收录的档案文献选自浙江省档案馆和金华市档案馆。上册选稿起自1940年,迄至1946年,按成文时间进行排序。以侵华日军在浙江发动细菌战及其危害的直接证据为核心,收录国
澳门历史城区不但具有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独特景观,而且是集合不同种族、思想、信仰、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文化空间。单霁翔 本书以文化空间为主题,讲述澳门小港湾,大奇迹的时代故事,全方位展示澳门城市肌理和地域风情。在历史与现代、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民俗、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内地与澳门的交融中,展现澳门城市精神和文化坚守;同时澳门
吕思勉先生的读史札记,向来为学术界所推重;他一生所撰的札记,总数不下一百多万字,多数系后人根据其笔记和论著整理而成,内容博大、论述严谨,体现其历史研究的广阔视野。其内容立足于史料辨析和史事考证,同时具有宏观研讨的宗旨,即不仅取得历史考据的丰硕成果,而且在考据之中也映射出精深的史识,是历来史家读史札记之书中别具一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