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学论稿》,全书十五章,是作者以其四十年来《史记》研究深厚积淀为基础,对“史记学”所作全面系统性探索,因自谦为瓦釜雷鸣,故题称“论稿”。全书对司马迁其人及《史记》其书做了全面系统的考论评说:对司马迁思想和《史记》内容做了深入的探讨与评析;对《史记》的语言成就,对《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的流传与“史记学”的形成与发展等
《顶可爱的北京》一书,编选老舍先生笔下描绘北京四季风光、节日习俗及老北京人风貌的精华篇章。全书细腻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京味画卷。从胡同的市井生活到皇城的庄严巍峨,从春节的热闹非凡到夏日的悠闲惬意,老舍以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北京的万千气象。书中不仅有对北京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有对老北京人性格、生活的深刻剖析,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
本书从远古中国社会写起,一直写到新中国成立前。她以中华民族纵向的时间发展为主线,辅以对古今中外各主要民族的横向比较的方法,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来进行创作。全书展现了中华民族数万年源头史、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先后论述了古中国是人类摇篮之一、中华先民有多个源头、中华先民文化的独立发展和必然统一、中华古文明领先于世界
本书为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集刊,创办于2016年,从第四辑开始被中国知网收录。主要栏目有“传统文化与文学研究”“家族文化研究”“文化名人研究”“齐鲁文化与文学研究”“青岛历史文化研究”“文学中地方景观”“学术评论”等。本书收录专题论文20余篇,在文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化名人
本收以时间为序,以事件为线索,分为《湘人渐悟(1840-1918)》《湘潮澎湃(1919-1927)》《湘火燎原(1927-1937)》《湘土怒吼(1931-1945)》《湘境风雷(1946-1950)》《湘路春辉(1949-1960)》六册,呈现了2200余张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的老照片。
本书是一部历史通俗读物。本书选取了明朝的朱棣、沈万三、魏忠贤、张献忠等十七位典型人物,他们是帝王将相、江南富商、风流才子、旅游达人、无用文人、书生英雄等。十七个灵魂,十七种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既是弄潮儿,也是岸边的观澜者。他们是历史的局内人,也是历史的旁观者,犹如十七个瞬间,勾勒成独特的明朝的轮廓,读者以此可以全
本书是一本地方志图书。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更加全面地挖掘、整理聊城文化资源,让优秀传统文化发挥引领时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当地策划编纂了《文化聊城丛书》,《续修范县县志》是其中的一种。整理旧志的目的在于以简单的形式,让具备一般阅读水平的人能看懂,进而了解本地历史。旨在整合资源,勿忘传统,同时也是对地域文化
本书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的史事,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包括帝王纪事、人物传记、少数民族、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多方面,是研究西汉时期历史人文、政治典章以及民族交流的重要史料,同时,《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叙史方法,以“实录”精神为人物做传,语言平实生动,是传记文学中的典范,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具
本书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294卷,约三百多万字,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之后的史官创作、中国的历史编撰、文献学的发展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