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东亚古典学”,顾名思义,与所谓“西方古典学”或“欧洲古典学”东西相对,互文见义。它以汉字、汉文、汉籍为载体,超越民族、国家、时代、学科而存在,故也应超越民族、国家、时代、学科来研究之,借以重构古代曾高度统一而现代却分崩离析的东亚古典学问的世界。简言之,正如西方古典学主要以古希腊文、拉丁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东亚古典学
本书以战国秦汉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与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详细梳理和研究族群演进格局、华夷之辨思想对族群空间建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民族地理观建构路径,阐明民族地理观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空间建构的关联。基于汉文史籍、汉译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环境考古等资料的梳理,文献分析、形象学、环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战
张洽(11611237),字符德,号主一,南宋临江清江人,著名理学家。张洽自幼聪颖,从朱熹学,为朱熹嫡传弟子之一。身为朱子门人,张洽颇得朱熹嘉许。张洽所著《春秋集注》共十一卷,纲领一卷。从《春秋集注》的成书过程看,张洽对历代关于《春秋经》的注解了然于胸,并反复玩味,取其足以发明圣人之意者,辑录而成《春秋集注》一书。与宋
本卷从2019年9月2020年9月国内出版的主要相关史学期刊、高校学报以及综合类期刊中,选取高水平的中国史论文进行转载和介绍,尤为重视对于反映中国史研究基础性、原创性与前瞻性成果的介绍,旨在反映一年来中国史研究的趋势、动态与走向,为当前中国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本书从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的思想价值、原创意蕴、学术路径、研究方法等四大面向,阐述该研究的学术前史和理论目标,揭示其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以五经和诸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元典具有字生性特征,由关键词探索中国文化元典的主旨与要义,在借鉴西方文化关键词研究的同时,亦应重视汉语阐释学思维及其经典文本。就元典关键词研究而言,如何在宏观
美国左翼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埃德加·斯诺,自20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观察中国社会景象,向世界推介了民主的、自由的、美好的红色中国形象。 本书借助于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和生动事例,全面讨论了左翼作家们如何发现红色中国,如何向世界介绍、周恩来、
本书属刘东先生主编台湾国学丛书之一种。《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本书对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行了审视和反思,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作一梳理,探究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那一代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
《美洲华侨与抗日战争》为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之一。本书分析了晚清至抗战时期的美洲侨情,研究抗战时期美洲华侨抗日团体的兴建与发展,重点阐述美洲华侨在各居住地采取多种方式支持祖国抗战,包括战时美洲华侨的国民外交运动,美洲华侨对祖国的财力捐输、物力支援与归国直接参战等,探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洲华侨与侨居地人民并肩战斗的历史,
《燕赵文化研究》由河北大学文学院主办,设有域外博览、语言文化、思想之域、理论之维、莲池书苑、名家访谈、硕博论坛等栏目,重点刊登体现燕赵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和反映燕赵传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学术论文、报告、评论、随笔和访谈录等。
1927年,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次生死大考……革命的成败仰仗军事、经济、政治与社会因素的动态组合,从合作到破裂,各方势力如何抉择?中共如何绝地求生?党史专家金冲及九旬回望风雨如磐的大革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