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代表《左传》文学评点最高成就的《左绣》为研究对象,从回归中国本土文学研究体系的立场研究《左绣》在评点学、文章学、修辞学等方面的成就。在纵观《左传》评点发展史的基础上,结合六经皆文、“义法”说、理学思潮、实学思潮等方面论述《左绣》评点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整齐、宾主、埋伏、牵上搭下、以中间贯两头等“发前人所未发”之评
《莆田通史》由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组织11位专家学者历时5年编撰完成,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自远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莆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的区域通史,资料丰富翔实,图文并茂,充分展现了莆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僧伽罗国、锡兰等,地处印度洋海上丝路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中间节点上。在中国与斯里兰卡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伟大人物和重要事件。例如,东晋高僧法显曾访问斯里兰卡,在当地留下了千古佳话。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经多次到访斯里兰卡,所立石碑至今犹在。明代,锡兰王子来华定居泉州,至今中
北宋在中国历目前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经济文化少见繁荣,号称盛世;二是军事积弱,立国一百六十多年即被金所灭。出现这样的历史现象,与北宋实行的“崇文抑武”国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宋太祖鉴于唐末及五代武人专权之弊,开始重用文人,抑制武将。这一政策经太宗、真宗完善,到仁宗朝“崇文抑武”政策已达特别,文人代替武将开始掌兵。英宗、神宗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息缩影,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中医学产生与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学习中医学的前提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思维方法和价值追求。本书选取与中医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易学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佛学文化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与中医学的双向互动关系。无论读者是高等中医院校的大学生,还是社会上的传
本书为何晋老师为北大历史系本科生开设中国历史文选课所编写的教材。内容结构的编选安排上按文献类别,分为考古、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几个大类。每篇选文基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所选文献中学生应该必读的前言或后序、凡例、点校说明、重要的附录,该书的详细目录,文选正文(包括正文和原有的注疏或校记)。本书在吸收同类教材优点的基础上
《形象史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办,是CSSCI来源集刊,本期为2021年春之卷(总第十七辑)。“形象史学”,是指把形与象作为主要材料,用以研究历史的一门学问。具体来说,指把传世的包括出土(水)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石刻、陶塑、壁画、雕砖、铜玉、织绣、漆器、木器、绘画等历史实物、文本图像以及文化史迹作为主
本书是一部社科类通俗历史读物。讲述的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中的两个国马楚和南平所发生的相关历史事件。本书从孙儒之乱开始讲起,介绍了孙儒余部马殷在唐末乱世中千里跃进湖南,并以此为基地建立政权——楚,其间包含了马殷与江淮政权、岭南政权争霸的经过,以及他拜高郁为相,将湖南之地经济恢复和他后续的几位儿子争权并最终导致丧国的史
《资治通鉴》一共写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超级案例集”。本书用“通篇大白话”让你轻松读懂《资治通鉴》的故事,并用深刻的“华杉讲透”点评,让你领悟历史背后的古人智慧。董卓失去民心:管理要过程导向,而不是结果导向【历史事件】初平元年,董卓准备讨伐身在山东的袁绍。当大军途径阳城的时候,正赶上乡民祭祀集会,
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迁徙与融合、文化交流与碰撞的重要时期。当时陇右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氐、羌、匈奴、鲜卑、粟特、突厥及其他民族。本书在对该地域出土的30余通碑铭材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碑铭姓名体现的族属和文化价值、碑铭所见陇右胡族的汉化、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碑铭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