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枞川寻梦”“山水乡音”“人文郁勃”“村落无声”“枞阳味道”“乡风民俗”“农事·器物”“老街·老手艺”“乡风民俗”“故乡素描”9个章节,收录文章数十余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述了枞阳民俗文化发展史,展示了枞阳独特的乡情和乡愁,凸显了“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
《卡尔梅克史评注》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的中国学泰斗伯希和的7卷遗作之一。伯希和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写作本书,其间不断地修改补充,使之臻于完善,花费了20多年的心血,直到他去世时也未能最终定稿面世。伯希和去世后由他的弟子韩百诗整理后于1960年在巴黎出版。这是一部研究西蒙古史,尤其是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历史的重要著作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光辉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革命实践,也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在浙南,以红十三军为代表的浙南革命史及其革命精神也是中国革命史、党史党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红十三军革命史简明教程》取材于红十三军在浙南的革命运动史实,按照“精彩叙史、创新论史”的编写理念,在
书稿收集整理了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一百多年来,记录保留下来各类相关照片,通过这些照片记录了洪江从曾经的湘西商镇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城市,又到如今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和文旅产业富集的现代化城市的转化过程。这些照片从商业发展历史、产业变迁、建筑遗存、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旅游资源等各方面,展现了洪江百多年来的整体变化。通过这些
《拉祜族古代小史》,主要以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迁徙史诗《根古》、祭祀追魂歌《波爹细爹》、祭祀换魂歌《中邦命邦》、祭祀送魂歌《思给百给》、情歌《摆卡诺卡搓》、年歌《科根哈根》《科北哈北章》及其它大量拉祜族口传历史为线索,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拉祜族族源、族源地、迁徙的研究,以求有新的观点、新的
舞阳,自夏禹时因邑在舞水之阳而得名,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中部,属漯河市辖县,是河南省重点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份之一。历史上,舞阳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此起彼伏,表现出了革命的积极性。1926年,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开展了革命活动,1928年成立了中共舞阳县特别支部,组织当地民众广泛开展抗捐抗粮抗税等活动,同军阀、豪绅、恶霸及
《鳌山卫志》一书力求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记述鳌山卫街道自明代设立鳌山卫至2020年600余年以来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书采用卷目体,设建制沿革、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政治军事、镇村建设、文教科技、乡情民俗等16卷,论事简单记录起始,着重记录发展阶段以及现状。在全面准确把握基本域情的前提下,重点记述海防古卫、渔盐古镇
本书收录部分皖南事变亲历者的简介和照片,以记叙的形式,真实地反映了老同志的人生轨迹,也反映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这里既有皖南事变中勇往直前、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战斗员,也有身陷囹囵、坚贞不屈、惨遭敌人杀害的指挥员;既有战功赫赫的新四军将领,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民工、回乡务工人员……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老前辈以生命和热血才换来
《舞钢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一书以中国老促会《关于编纂1599个革命老区县发展史的安排意见》等文件为总体思路,着重突出老区人民的历史贡献和地位作用;重大历史事件、革命历史人物和著名英模英烈事迹;著名革命历史遗址、文物、纪念场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舞钢市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和先进典型。坚持历史的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每个人对家乡的怀念,深深地扎根在心底。全书围绕“记住乡愁”这一主题,以温岭历史文化为着眼点,辑录70余篇文章,分为“乡土”“乡亲”“乡味”“乡情”四个部分,记录了温岭的沧桑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变迁、人文地理、时代记忆等,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包括侨界人士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