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文史资料(第三十四辑)
晚清大变局:从辛酉政变到甲午战争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涵盖了中国公元前403至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其书名取意于“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意思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指导和加强统治。本书从《资治通鉴》原文中选录一些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篇章,通过翻译、改写,使之更加通
本书为粤西府县旧志丛书之一种。吴川偏居岭南一隅,明清时属高州府,其有县志始于明万历年间,今已亡佚,清代吴川县志的纂修相对完备。本书为清代修纂的第四部吴川县志,为在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与雍正九年所修吴川县志的基础上增补删削而来,成书于乾隆五十五年,分为十卷,为后世留下了翔实可征的文献史料。本志还特重于隆教化、彰名教,垂
本书收录了第七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论文50余篇,包括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等中部六省对炎黄文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近年的研究和发展,对这些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归总性整理,从文化、历史、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阐述了炎黄文化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作用。全书共分三部分,部分是业内专家、学者对炎黄文化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的成员,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疆域的形成,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教材内容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今民族的兴衰发展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历程。除汉族外,按六个地区梳理了古今民族间纷繁复杂的渊源关系,反映了中国历目前各民族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创造了各自的经济和生
华夏幽境辟蹊:中华文化史源头课题论集
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是联系闽南沿海与闽中山区的重要水陆中转站之一,市场繁荣,人文荟萃,素有“小泉州”之称。本书收录文献四种,《朴祖传序诗赞》《至谊堂实纪》是湖头李氏先祖李森和李日燝言行事功记载,《湖头金石拓片》为22位墓主的志铭,《竹山村郑氏文书》是湖头郑氏家族所藏的民间文书,包括买卖契约、找贴契约、典当契约、借贷契约、
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作者运用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核心、理想人格、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基本精神、类型和特点等,都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事实描述和理论阐析。全
本书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文化探源,到先秦诸子中的黄帝文化阐述,再到两汉对黄帝治理思想的运用和天人大道的探讨,追寻“黄老学”旨归、历代祭祀黄帝之简况,总结黄帝文化对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开启了华夏政治之大一统模式。本书可说是一部有关黄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