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噶尔厅志》全书共八卷,首次完整翔实地记载了湟源的地理、历史、军事、政治、民族、宗教、经济、文化、习俗等情,比较如实地记载了清代以来丹噶尔的自然概况和社会风貌,它是湟源县第一部方志著作,为研究青海历史、湟源历史的重要文献。
本书共七十五卷,内容包括:建置表、星野·疆域·风俗、城池·公署·坊表、山川、水利、户赋、学校·书院、兵制·海防、坛庙、大事纪、职官表、选举表、武卫表、名宦传、人物传、艺术传、列女传、艺文、金石、古迹、冢墓、寺观、物产、方言等。
本书是《长白文库》丛书中的一部。《长白文库》从大文化的角度,对吉林文化的科学内涵、典型形态、各文化领域的成就、历史演变、精神特质、现实价值进行研究探索;进而通过人物评传、文献提要、大事编年等形式来总结、整理和体现吉林的地域文化;然后选取最具代表性、可视性的方面加以展示和再现,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它主要出自各类正史、文献
光绪版《畿辅通志》是清朝直隶省省志,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延聘保定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主纂的。于同治十年末始,于光绪十二年修成,历时十六年,用银十二万余两。该志系统记述了直隶省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全书考订精审,体例完备,资料充实,是直隶省自有志以来*有名、*实用的版本,具有重大开发利用价值和史料价
《[光绪]畿辅通志》是清朝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延聘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主纂的直隶省省志。于同治十年末始,于光绪十二年修成,用银近十二万两。全书共计三百卷,系统记述了直隶省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状况。该书考订精审,体例完备,资料充实,是直隶省自有志以来*有名、*实用的版本,也被当今方志届公认为是全国*有名的
光绪版《畿辅通志》是清朝直隶省省志,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期间,延聘保定莲池书院主讲黄彭年主纂的。该志系统记述了直隶省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全书共300卷,本册内容为40—45卷。
据民国求知学社印本影印。全书共十一卷五册,按山川大势分野,以富有代表性的阴山、长白山、北岭、南岭、阿尔泰山等为界,划为十一部,每部下列相应省区,包括京直绥察热、满洲、鲁豫晋秦、甘套青蜀、鄂湘赣皖、苏浙闽、两广云贵、川边藏新外蒙共三十省区。全志共5册11卷。第一册,京、直、绥、察、热五省市、区志;第二册,满洲三省志;第三
《吉林分巡道造送会典馆清册》是光绪十八年二月呈报的公文,今由吉林省图书馆曹殿同志标点整理。此书为孤本志书,弥足珍贵,曾经周克让先生审稿,傅伯昕等同志抄正,最后由李澍田教授审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长白文库》是详尽展示长白山文化的大型整理与研究类丛书,《吉林志略》是其中之一,《吉林志略》记录了光绪初年吉林将军铭安有关政务选官添缺的奏折及皇帝的批文,以及关于吉林舆地道里和贡品等事。如吉林每岁进贡物产清册,接驾及恭贺万岁进贡产物开列在内。书中涉及部分内容,《吉林通志》中也有收录,但只撮其要,记载十分简略。而本书首尾
《吉林外记》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八月,是吉林最早的志书。吉林的山川、疆域、沿革、城池、学校、祭祀、古迹,与夫官职、兵额,钱粮之数,田产物土之宜,人物风俗之异,都一一记载,对研究清朝时代吉林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