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九世纪最“不合时宜”的学者之一,布克哈特的思想主题是对欧洲“现代性”及其伴生的文明危机的诊断。出于对古典人文传统的捍卫,他拒绝使用任何现代学科范式来将其思想体系化,而是采取一种隐微式言说,将自身思考融贯在其著作、讲稿以及生前所留下的上千篇书信中。本书精选了布克哈特书信中最具代表性的181篇,其中包括1879年伦敦
伍连德,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剑桥大学第一位中国医学博士,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193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扑灭百年前东北鼠疫大流行的总指挥,历史上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的主持者,民国前期大总统府侍从医官,国家防疫制度的创建者,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哈尔滨医学专门
这是一部资料扎实、图文并茂的三星堆普及读物。四川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以其神秘的出土文物,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绚丽多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本书生动呈现了始于20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对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过程,以及近20年最新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作者对三星堆和金沙文化的关系、古蜀文明的兴起和消失经过、出土文物的寓意和内涵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系“郑州大学大别山史学文库”之一,汇集了学界关于鄂豫皖苏区史的多项研究成果,涵盖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卫生建设、群众动员等多个方面,并对大别山精神的历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方志编辑工作的经验总结。书稿结合作者参与编辑的数百部地方志书、行业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和专业年鉴中常见的错误,分门别类,从错误类型、错误原因、修改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分为绪论、书名的确定、作者署名及著作方式、体例格式、文辞、图片、补充一点历史知识、旧志的整理、统计表格、版式设计等部分。
《中国古代史学家》是一本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普及读物。史官的出现让过去成为历史,让已经发生千百年的事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出现在史书之中。千百年来,古代史学家们在“秉笔直书”之时,都非常谨慎,对所记之事,不敢有一字之增。正是依靠着纪实、求真、怀疑等治史精神,中华史官们才为后世留下了如此多的史学大作。本书系统
“东坡讲坛”是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公益文化系列活动之一,从2024年2月至4月,总共举办了十二场讲座。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周裕锴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琼开讲,有效地打造了海南东坡文化名片。本书收录和整理了这十
本书是一部全面展现贵州自然、文化、社会与发展成就的综合性图册,是了解贵州的窗口和激发“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情感纽带。全书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发展之美”四大篇章为脉络,通过数百幅精美影像与权威解读,生动诠释了贵州作为“山地公园省”的独特魅力。
达尔文传记。达尔文虽出生于名门世家,但童年的他并未对学习产生兴趣,他学过医,当过乡村牧师,曾想归隐山野轻松度日。直到22岁时,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开始了一次环球航海探险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对科学的兴趣,这才有了博物学家达尔文。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达尔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展现出这位科
鲁迅传记。以鲁迅的生平移动轨迹为脉络,探索了其童年成长、青年求学以及思想文学的形成与变迁。通过对鲁迅所生活的时代风气、文学和文化思潮的分析,展现了丰富、立体的鲁迅形象。他一生与社会的黑暗面和人类心灵的黑暗面坚忍搏战、从不妥协,是真正的勇士、斗士。他的精神为后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