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中国“洞天福地”传说中的名山胜景。一直以来,作者对这些“洞天福地”风景名胜都十分向往,于是决定依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对它们一一游览。洞天福地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以及五镇海渎、四十名山、十大道观。其依据为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五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镇海渎名山记》和清朝台湾版《洞天福地》。现在多被
忻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风淳朴,清流辈出。自春秋至中华民国的2000余年间,相继涌现出元好问、姜涛、徐继畲等为代表的清官廉吏100余人。他们嫉恶如仇、体恤百姓、严于修身、廉洁自律,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廉政典故,不仅对当时的政治清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匡正社会风气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范,成为忻州廉洁文化当中十分宝贵的资
本书是一本文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的学习生涯,第二部分为作者的发表的论文的精选,第三部分为作者曾经获得的荣誉及过程,第四部分为作者退休后的业余生活感悟。该书稿以作者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有详有略地叙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多多少少地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本书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本书
本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整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成果;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必然性,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化的基本路径;从不同的方面探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以期挖掘中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传奇帝王,他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建立了不逊于前代帝王的功业。本书以原始史料为基础,以事件和人物为中心,经过巧妙构思和编排,用富有文采且幽默睿智的语言,讲述了宋太祖赵匡胤波澜壮阔的一生,描绘出五代宋初中国历史上一幅幅精彩画卷。陈桥兵变
宋太宗的一生,是努力摆脱兄长宋太祖阴影却又无法摆脱的一生,是奋斗与变革的一生,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因即位问题而急于建功立业,汲汲于皇位的稳固与传授,故而在军事上举措失当,不仅贸然北征,屡遭大败,丧失了军事优势,引发了财政危机,爆发了农民起义,而且由此确立
这是一部深入分析古代诗人群像的作品。书中选取唐宋两朝具有代表性的十二位诗人、词人进行深度探寻,他们皆是诗词王国里闪耀的群星,他们以冷眼洞悉现实,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词名篇。作者将他们的生平与经典诗词作品融入文章,体味不同命运的诗人词人风格,深度解读了诗词背后的社会世情,畅览繁荣与风雅并存的唐宋风貌,字里行间贯通历史,让人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形成的政治、军事、经济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欲了解古代中国,必须细读秦汉历史。本书考证翔实、论见独到,自从出版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汉史基本的参考书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二十章,前十二章讲王朝兴衰,朝代
《春秋通说》,宋黄仲炎撰,据国家图书馆藏明钞本影印。黄仲炎,字若晦,浙江永嘉人。肄举业而罔功,至老不第,以穷经笃古为业。 黄仲炎史传所载极少,但对其《春秋通说》评级极高。《四库全书总目》言其“大旨谓‘直书事迹,义理自明’”,“立意明白正大,深得圣人之意,盖迥非安国所及”。是书宗朱子《春秋》无褒贬之说,故其书于治乱得失
《大戴礼记集注》十三卷,戴礼撰,据温州市图书馆藏清宣统三年温州务本石印本影印。戴礼(一八八〇—一九三五),近代女学者,字圣仪,浙江玉环楚门人。自小接受经学传授,受到温州地区传统学术风气的影响,以治“礼”为己任。曾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堂经学专修科教师。著有《礼记通释》《女小学》《女小学韵语》《清列女传》《孑遗文钞》《孑遗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