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山西境内古代壁画的分布及保护状况,将其中最具特色者集萃一册。时间上,以汉魏之风骨、隋唐之风华、宋金辽之风貌、元代之风采、明代之风韵、清代之风情顺序排定;空间上,除将一些著名者展示外,还将之前并不为人熟知者选择介绍,以求风格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集全面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既表现了壁画所蕴载的佛道风貌
本套丛书共4册,分别是《艺苑巨擘》、《名家名流》、《文坛泰斗》、《军事政治名人》。
利奥波德·冯·兰克是19世纪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提倡的客观史学和首创的学术研讨班制度,对现代历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是兰克史学文选第二辑,导言由德国史学理论家约恩·吕森和斯特凡·约尔丹撰写,介绍了兰克的生平,并评述兰克的重要著作和史学思想,为读者大众了解兰克和兰克史学提供了帮助。正文收录体裁多样、主旨丰
《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辑录了田余庆先生在书名断代范围之内的十九篇文章。这些文章,如《说张楚》、《论轮台诏》等,一般写在1979—1989年之间,少数文章定稿稍晚一点,但内容是在这十年之中酝酿的。有两篇写得较早,即《关于曹操的几个问题》、《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与其他文章在观点上有承袭或照应之处,所以经删节后也选收进来
刘浦江教授在我局先后出版了《松漠之间》《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宋辽金元论集》《辽金史论》四种有关辽金元史的著作,均为学界认可的高品质学术著作。今为纪念浦江先生逝世十周年,特编为著作集,重新排版,精审精校,隆重推出。
本书首次明确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概念,以三个版块十章的内容,以专题形式探讨了与“新媒体时代的历史学”相关的若干问题,全面分析讨论了随着新媒体时代技术进步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历史学研究所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历史学面向公众的社会服务功能,历史学应如何向民众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内容服务,并与各种大众传媒方式相结合,建立与社会大
北魏上承十六国,下启隋唐。建立北魏的拓跋人,在代北曾有一段百余年的成长发育历程,史籍记载晦暗不明。田余庆先生就此历史上的“模糊区域”,通过对史料的透彻分析和反复比勘,纤细考证与宏观考察相结合,重点从北魏后宫“子贵母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道武帝拓跋珪离散贺兰、独孤等重要部落,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以及从《代歌》、《代记》
《史略》六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籍专科目录,全书著录、介绍了南宋以前数百种史籍,并加以自己的评论。作者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鄞(今宁波)人。周天游先生整理的《史略校笺》1987年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近期周先生对此书进行了全面修订,由我局推出最新升级版。
在人类文明史中,每一个民族的战争史都是其民族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在不断地征战中,集精神、智慧、技术、财富于一体的武备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每个阶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最为突出的标记,它们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而甲胄装备,却是战争中最重要的进攻兵器,一支军队只有装备了足够数量的甲胄,
本书稿是吕思勉代表作《中国通史》的上半部分,是学习中国历史不可多得的专著。本书视野宏阔,就文化的各方面,加以探讨,以说明其变迁之故,而推求现状之所由来。分十八章介绍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