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山东省级研究项目《齐国女性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影响》(2016YZ101)的阶段性成果。本书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齐国女性参政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补充了先秦妇女研究,特别是在齐国妇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开拓。本书研究古代齐国女性参政现象,揭示齐国女性作为经济活动主
《上海教师》讲述上海教师的成长故事,总结教师发展的上海经验,书写上海教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辑精心设计了专题、教师发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调查、国际比较等,关注教师职业特征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集学术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于一体。其主要探讨教师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反映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
本书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小塘山遗址的考古发掘专题报告。小塘山遗址经过为期两年的考古发掘共清理房址58座(包括保存较好的院落9组)、灰坑(窖穴)47座、墓葬7座、陶窑2座,此外还有石砌城墙、城门、道路、“马面”、城壕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青铜器等各类器物标本1000余件,还出土了较多的动物骨骼。小塘山遗址的年
本书为河北省唐山市先秦时期遗存调查报告,记述了2018~2019年对唐山地区滦河流域、蓟运河流域和沙陡河流域等的调查新发现或者复查的先秦时期遗址相关情况,着重对新发现的城址和典型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勘察。新发现的城址对寻找孤竹和令支提供了新的线索。前小寨遗址的勘察为构建唐山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序列增添了极佳材料。通过对
《董作宾〈甲骨丛编(第一集)〉校读》是对甲骨学著名学者董作宾所著《甲骨丛编(第一集)》进行整理研究的著作。本书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图版:这是对甲骨摹本图版的整理,包括甲骨的原文摹写本、释文摹本、拓本,三位一体,图版总计约3000幅。因书稿中的摹写本材料来源均为早期甲骨著录,历经80余年甲骨学的发展与研究,大部分
《简牍学研究》由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河西学院河西史地与文化研究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主办,每年6月、11月各出版1辑。2024年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资助集刊。 本辑共收录研究文章16篇,均是未发表的新作,按照专题分为法制研究、历史地理、地方行政、典籍解诂、语言文字和交叉学科6个栏目。不仅汇聚了历史学、出
《礼记通释》八十卷,戴礼撰,据温州市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影印。戴礼(1880—1935),近代女学者,字圣仪,浙江玉环楚门人。自小接受经学传授,受到温州地区传统学术风气的影响,以治“礼”为己任。曾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堂经学专修科教师。著有《大戴礼记集注》《女小学》《女小学韵语》《清列女传》等。 戴礼以为“欲救末流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
《刘尚书(秉璋)奏议校证》八卷,附录一卷,长洲朱孔彰编,光绪三十四年江宁刻本,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一辑,正文凡202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民生、地方治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全书真实地纪录了刘秉璋任江西、浙江巡抚、四川总督期间在稳定海疆、察吏安民、发展生产、兴办实业、奖励农桑、捐资助赈、关注民生、
所谓陋俗文化是指特定时期内体现于风俗惯制上的并为传统人伦文化所认同的文化糟粕。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陋俗所反映的传统人伦文化观念中的糟粕;二是指传统人伦文化观念糟粕所铸成的陋俗。本书从婚姻、家庭、女性、性伦四个方面对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变革进行了探索,并将其置于人类精神进化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发现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