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汉代开始就是中外交往的海上孔道,唐宋时期是重要的海贸港口和物流中心,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广中事例”之后和清代“一口通商”期间,广州口岸下的黄埔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无数货物由此输入国内或走向世界,黄埔也因此成为蜚声中外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港。本书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黄埔港进行研究,除从大历史
《新疆岩画艺术谱系研究》是一部从美术学角度对新疆岩画的历史形成、文化内涵、艺术形式及审美特征进行系统论述的学术著作。获得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部项目专项资金扶持。《新疆岩画艺术谱系研究》是新疆著名画家隋立民历时五年创作完成的一部艺术研究书稿,也是该画家的第一部理论研究专著。书稿中的大量岩画图片,都是作者精
蜀国开明王于公元前347年始于成都平原建立“北少城”,公元前311年秦灭蜀后,在紧邻蜀王城南边、西边分筑“大城”“少城”(在如今的“天府广场”附近,而天府广场已经打造成为成都的亮丽名片),此后历代都有变化。本书介绍成都城里少城的所在地以及沿革历史,介绍少城的建设者与建立经过,也介绍少城的规模以及建筑特色,同时介绍今天少
建德历史悠久,自三国黄武四年(225)建县至今近1800年,全市现有建制村229个、社区27个。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所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村落文化,是建德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个村一个故事的形式,将流传于民间百姓口碑、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收集编为一书,通过对这种文化在新时代的发掘和传承,起到颂扬先
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本书基于“黄河流域人地系统科学考察”,对黄河流域的生态本底数据、农业农村本底数据、社会经济本底数据、黄河文化本底数据进行了系统把握和全面梳理;围绕八个主题和四大问题展开论述
武屯镇隶属西安市阎良区,总面积53.3平方千米,耕地5.89万亩,下辖14个行政村,人口逾3.845万,1997年设立镇级建制。武屯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曾三建都邑,七次置县,是著名的古栎阳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武屯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注重科技农业,利用肥沃的土壤,先进的水利条件,使域内农作物产量逐
本辑文史资料编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口述资料、档案等为依据,采用点面结合方式展示应城的发展历程和应城人民勇于奋斗的精神。书稿氛围“改革纪事·非公经济发展”“城乡记忆”“人物春秋·纪念援非60年”和“百姓故事”4个栏目,以概述、口述史、回忆录等形式记录应城市自新中国成立后一路走来的发展过程,一
长江文明通史共16卷,由冯天瑜、刘玉堂主编。丛书旨在从16个方面展示长江文明的千年文脉,追溯长江文明的起源,梳理长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阐释长江流域的文化特征和文明内涵,探寻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互动,思考长江文明之于中华文明的深远意义和现实影响。本卷为航运卷。在长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长江航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
哪里才是北京传统小吃最后的圣地?旧时的灯市、御店和庙会有多繁华?东安市场竟然驻扎过中国最早的狙击手部队?什刹海的胡同里隐匿着哪些历史传奇?藏在闹市中的寺庙有哪些令人唏嘘的过往?胡同是北京城的“血脉”,这里既是明清两朝皇亲国戚、重臣富甲、文人名士的府邸宅院,也是集市买卖、酒楼食肆、勾栏曲院的诞生地。漫步胡同中,憨态可掬的
2015年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巩义市东区发掘一批唐代墓葬,主要随葬品有瓷器、三彩及单彩器、铜器、铁器、石质墓志及墨书砖志等。其中M234根据出土墓志记载为唐代大和六年司马进夫妇合葬墓,墓中出土碾、炉、盂、执壶、茶盘、盏等,这些器物大部分都能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记载中找到原型。此次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