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包含51篇征文,主要涉及银龄教师的先进事迹。(2020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动员各级高校70岁以下退休教师到西部从事支教、课堂教学、科研、培养团队等任务。)
本书主要辑录了传世史籍和出土文献中涉及后凉的人物、事件、地理、文学、艺术、宗教等内容资料,始于383年前秦苻坚命吕光西征,迄于403年吕隆投降后秦。有些涉及后凉宗室人物的史料虽超出后凉史(385—403年)范围,但仍收录在内。传世史籍所涉及资料,按正史类、编年类、载记类、地志类、佛典类、类书及其他类等进行分类整理,每条
本书所收论文分为四组:《蜀大字本〈礼记注〉考略》《再论抚州本郑玄〈礼记注〉》等七篇,考查蜀大字本、抚州本《礼记注》和《礼记》的流传,平议孙希旦《礼记集解》、整理本《礼记正义》,呈现编纂《礼记注疏长编》思路;《汉代的〈仪礼〉研究》等四篇为一组,分析《仪礼》在汉代的传承和元敖继公《仪礼集说》,辩证《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版
随州曾国的考古发掘已历时四十余年,出土了很多重要青铜器,本书收录100件重要曾国青铜器铭文,按照年代排序,其中西周20件、春秋40件、战国40件。全书分为导读、器物图片、正文、参考文献、索引五部分。本书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之前公布的不清晰的照片、拓片予以替换,断代、释文、注释有错误的予以改正。每篇内容依次为拓片、释
本书聚焦安徽省100多位开国将军的人生经历,通过一位位“人”的描写,一桩桩“事”的叙述,写出了一颗颗对党忠诚的初心,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描述他们在参加红军以后,怎样在党和人民军队的教育下“形成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中,他们如何舍生忘死去“践行初心”;在和平建设时期的工作、生活中,他们又是如何“不忘初心”,以及对
《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
本书是职业院校应用型特色教材,是微课+电子活页式教材。它将现代职业礼仪与沟通技巧两方面内容有机整合,形成独特的内容体系。全书包括绪论和塑造职业形象、运用职业礼仪、掌提沟通技巧三大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下设电子活页和学习情境若干,全书共有仪容修饰、服饰选配、仪态设计:见面应酬、宴请赴宴、差旅出行、求职应聘、组织会议、举行
“美的多元”是国家考古博物馆建馆150周年(1866年至2016年)的展览三部曲的最后一章,前章分别是“辉煌废墟间的梦境……旅者眼中的雅典”和“奥德赛”。与聚焦于希腊本土的考古遗址的前序展览不同,“美的多元”旨在彰显博物馆藏品所具有的普世性特征,聚焦于人类最为智慧与崇高的时刻:创造美的时刻。此次展览再次利用希腊国家考古
墓园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帝王陵寝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中华民族崇尚“孝悌”,“事死如事生”、“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丧葬观。古人死时讲究“厚葬”,尤其是历代帝王的陵寝,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丧葬文化。其具体内容涵盖了治丧、冥器、殉葬、风水、防盗、建筑、祭祀等各方面的礼仪,以及精神层面的生死观、再世说、灵魂说
北魏上承十六国,下启隋唐。建立北魏的拓跋人,在代北曾有一段百余年的成长发育历程,史籍记载晦暗不明。田余庆先生就此历史上的“模糊区域”,通过对史料的透彻分析和反复比勘,纤细考证与宏观考察相结合,重点从北魏后宫“子贵母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道武帝拓跋珪离散贺兰、独孤等重要部落,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以及从《代歌》、《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