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种类较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为植物繁衍和种类丰富提供天然独厚的自然条件。本书编写团队用3年时间,对沈阳市公园、绿地、街路、科研院所、植物园、苗圃及其他有关单位栽培的园林植物进行系统调查、整理、拍摄,完成本名录的编写工作。本名录编写团队经过3年时间
本书根据陇东黄土高原苹果产区的土壤、水温、气候特点,以及苹果栽培的技术特点,经过对十余年工作经验的提炼、总结编制出12个月的栽培(含病虫防治)作务历。内容按照月份,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根据苹果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给出了非常详实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还附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为读者提供了翔实、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中药材种植指南,从种质资源利用、选种育苗、种植模式、营养平衡、病虫防控、连作障碍及生产追溯等方面详细介绍浙江省多花黄精标准化生产过程,特别适合那些想要了解浙江省多花黄精生产过程及种植技术的读者。同时,该书也是杭州市重大科技项目“浙产多花黄精物联网精准栽培及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最新成果,可为浙江
本书包括8章:概论、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田园杂草的分类和主要杂草种类、外来杂草及其管理、杂草防除的方法、化学除草剂、主要农作物田杂草的防除技术(主要包括稻田杂草的防除技术、麦田杂草的防除技术、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棉田杂草的防除技术、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技术、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技术、蔬菜地杂草的防除技术、果园杂草的防除技术
秸秆综合利用事关耕地资源保护、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举措。为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牵头组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选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案例。经过全国广泛征集、筛选,层层把关,最终在各地推荐的
本书内容包括:2021-2022年度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2021-2022年度天津市冬小麦生产试验;2021-2022年度天津市冬小麦区试品种抗寒性鉴定试验;2022年度天津市春小麦生产试验;2022年天津市春稻品种区域试验;2022年天津市麦茬稻品种区域试验;2022年天津市特用稻试验;2022年天津市优质稻品种区
《现代无土栽培教程》是编著者在汇集多年从事无土栽培生产、科研和教学实践所取得的累累硕果的基础之上,广泛吸纳当前国内外无土栽培新知识、新技术等相关材料编撰而成。本书针对21世纪世界及我国农业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各级学习者的自身需求,系统地阐述了无土栽培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和应用范围;无土栽培生产基地的
本书以“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导,以区域“以水定地”可用水资源量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目标,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方案,根据区域农业可分配水量、耕地面积、用水管控指标、涝渍风险度评估和供排水条件,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和农业种植布局,依据作物生长所需的农田水分适宜指标(灌溉指标、涝渍综合排水指标),通过灌排蓄渗降工程技术创新,将超设计
本书从植物的地方俗名、科属、植物学特征特性、生境分布等方面来介绍各种植物,给读者初步的认识;以整地、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介绍栽培技术,让人有种想动手栽培的冲动;针对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膳食价值及食疗方选的介绍,使人更想去亲身体会疗效。通过本书,能让读者掌握更多的中草药知识,对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养
本书针对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植被GPP估算能力及应用的实际需求,以解决技术瓶颈问题为目标,系统性的梳理典型农作物GPP遥感估算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理论与方法;构建典型农作物关键物候期快速精准遥感识别的方法,探索顾及物候的最大光能利用率的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最大光能利用率对GPP的作用机制,设计VPM光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