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历史:世界篇》共有九章,借助真实、有趣、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从人类起源到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既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又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为了使读者更宏观、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趣的历史:世界篇》还设有辅助小栏目,既有助于读者从历史深处解读历史,又可以拓展读者的思维广度,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使用最频繁、影响最广泛的概念;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丝绸之路”也是一个经常被提起的概念。近年来,丝绸之路从一个单纯的学术概念进入公共生活领域,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在本书中,我们通过翻检历史上有关丝绸之路的各种记载,可以感受到丝绸之路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文明发展
《(雍正)山阴县志》最早成书于康熙十年(1671),高登先修,单国骥、沈麟趾纂,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又有范其铸、高基重增补递修,雍正二年(1724)又有丁弘、鲁曾煜增补递修。康熙十年本现已出版,此种即为雍正二年递修本。
所谓“松漠”,即《辽史》所谓“平地松林”。因唐朝置松漠都督府以羁縻契丹,汉人因以“松漠”代称契丹或辽朝,南宋以后也用以代指女真及金朝。本书收录的17篇文章,正是刘浦江先生在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方面的成果结集。以契丹文字的研读、辽代墓志碑刻研究和人类学方法论的运用为基础,这些文章一方面展示了作者极为扎实的考证功力,另一方面
在古代中国,音乐与政治、文学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自西周开始,就已经形成了以乐行政、乐与政通的乐政制度体系。周代文学活动的展开,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礼乐仪式和政治活动进行的。而文学活动的实践主体,即精通乐舞演奏的乐官、受到乐教影响的国人和熟悉礼乐知识的卿大夫等,都在乐政制度体系内进行活动。本书从先秦时期宽泛的文学概念入
本书介绍了深圳龙岗园山地区自南宋开发,直到今天的建设发展历史。全书以“界”这一富于内涵的意象,聚焦作为山海交汇地、文化交汇地的深圳园山,创新性地以文化融合的角度,细致梳理和解读岭南、深圳微观区域的人文历史与发展故事。书稿总共分为五个章节,包括“八百年开拓”“园山、中国与世界”“人文与风序”“烽火壮歌”“鼎新的掠影”,分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总书库,收藏有大量黄河相关历史文献,其中黄河相关古旧地图约有400种,这些彩绘本舆图,绘制精细,兼具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比如清中期《六省黄河工程埽坝情形图》描绘了起自上源阿尔坦河,流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南六省入海的黄河,并且详细标出了黄河下游沿岸埽坝工程,图幅近7米长。这些河图制式相对统
《宜城市地名志》汲取宜城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着力提炼宜城地名属性特征,力求纵观历史、详察现状,准确记载宜城政区聚落、自然地理实体和专业部门等类地名的基本要素。全书11篇43章,载录各类地名5200多条。第一篇为总编,综述宜城地名和境域变迁,属地名综合性调研报告;第二篇至第七篇主要介绍政区聚落及街巷、交通、自然地理
本书是近三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结和提升,全书汇集了市级精品课程《城乡规划管理综合实践》的四年集中实践成果、课程实践教学成果、服务地方的规划成果。全书通过一个个图文并茂的实践成果阐述了北京联合大学地理学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的同时
《俄罗斯北方边陲实录》英文版于2010年首次出版,一经出版即深受读者欢迎喜欢,在2013年之后多次再版。本书根据作者在俄罗斯北方边陲(北极)与当地人的访谈内容、获得的田野调查信息为蓝本,用平实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俄罗斯北方人对自身、俄罗斯南方人和西方近邻挪威人的身份解读,同时让读者了解俄罗斯北方边陲的人情风貌和社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