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史话》是“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先生对长城历史文化进行普及的成果。本书从长城简史、长城的用途和构造、长城是怎样修建的、长城的几处遗址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长城简史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楚长城、齐长城、中山长城、魏长城、郑韩长城、秦昭王长城、燕长城、赵长城、秦始皇万里长城、汉长城、南北朝至元代长城、明代万里长城等的历史、
本书汇编了考古学家苏秉琦撰写的普及文章,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特点、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考古发现以及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展望,能够让读者对中国考古学有基本的了解。本书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是详细介绍了中国考古工作中与早期中国和中华文明起源有关的发现,比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陶寺遗址的发现等,
明清故宫(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总结性的杰作,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本书作者单士元先生在故宫工作70年,被称为“故宫建院的最后一位见证人”。本书是单先生撰写的介绍故宫建筑及历史沿革的专著,一共五章:第一章鼎建紫禁城,介绍故宫建筑的历史沿革:紫禁城在明代始建,清代改变对称格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几经
本书以精美的图片配合详尽的文字,从历史沿革、地域特征、现状及展望等方面综合展现该地区的地名特点,还按主题划分版块,以单个地名词条的方式描述本区片的概貌。地名如同历史古迹一样,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地理和历史文化资产,是记载一座城市的活地图,作为深圳区地名志的合集,综合本区约200条地名进行分卷编写。不同于公众对深圳“新兴城市
江夏县志四卷,清马中骏纂修。江夏县志,明万历以前无可考。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颜文选延邑人郭正域始修,其志不传。清康熙十二年(1673),命直省各修通志,省檄各郡县,江夏因故,志未告成。马中骏上任后,乃集邑中绅缙,广征博采,遂成新志。分为:卷一星野、方域、沿革、山川、胜迹、城池、津梁、公署、学校、坛庙、寺观、灾祥,
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特殊的学术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出生于20世纪之交的420对美国夫妇的终身追踪访问。借助于翔实的档案资料,本书生动纪录了这代美国人的生活,展示了美国百年巨变间普通人的起落、挣扎与梦想。他们见证了美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历程,经历了大萧条的磨难,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民权运动。你将看到这些
本书是清末民初一位文化名人的年谱,由主谱和4篇附录组成,是灯谜界第一本人物年谱。谱主顾震福(1872—1936),清末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任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著名学者、谜语名家,清末民初有“南张北顾”之称,著有《跬园谜刊三种》《谜隐初编》等。编著者遵循“悉有所据”的原则,从书报刊的诗、文、题、跋、序、史、传、志等
本书是一部深入剖析和记录了当代杰出艺术家黄建南艺术生涯的专著。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黄建南在丹青艺术领域的探索与成就,以及他如何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书中首先介绍了黄建南的艺术成长背景,包括他早年对绘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然后,
本书是以编研罗湖区档案馆馆藏资料为基础的普及类读物,紧紧围绕“改革开放”主题,就罗湖区档案馆现存的丰富而宝贵的相关馆藏资料进行梳理、整合、归纳、提炼,同时深入民间、面向社会征集相关的档案资料。以史实资料为事实基础,创作罗湖先锋故事71篇,共分为经济篇、社会篇、文化篇、法治篇、生态文明篇五个大篇章,同时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一
本书为杨凤田院士自传。杨凤田院士是我国著名飞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新能源(电动、氢能)飞机开拓者和奠基人。他80年来一直战斗在航空事业的第一线,曾担任歼-8系列飞机5种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创造了4个国内第一:第一个实现了空中授油,第一个实现了下视下射,第一个实现了超视距作战,第一个实现了多目标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