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主要包括五部分,对叶嘉莹教授的家世与思想、心路历程、诗词曲创作的成就、词学开拓、诗学建树等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评述。其中心路历程传记色彩较浓,以叶老的诗文为主要线索,分为9个小节介绍其每一阶段的生命体悟和精神成长过程,较为详细地展现其少年时代在战乱中的敏锐心性,青年时代在忧患中对生命的哲理思索,中年时因遭遇丧女之痛
这是一部详细讲述拜占庭帝国从诞生到衰亡的历史著作。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至希腊城市拜占庭(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到1453年这座城市被土耳其人攻陷,拜占庭经历1000多年的岁月,是古代西方封建王朝中最长久的帝国,它的建筑、艺术品和文化堪称人类的奇迹,基督教文明更是在这个国度快速发展,到达顶峰。英国历史
本书是“批校经籍丛编”之一,据上海图书馆藏顾廷龙批校民国振新书社翻刻本《语石》四色彩印。清末著名学者叶昌炽所撰写的《语石》,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石刻之学的集大成者,为学者研习石刻之学的必读书、常备书。百余年来,批校《语石》者甚多,不乏名家。上海图书馆第一任馆长顾廷龙先生,素为版本目录学名家,金石之学更是其当行本色。本书为顾
本书分别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自强不息”六个类别予以系统编排,每个类别均包含了“阅鉴好事”“感知好心”“铭记好人”3个版块。其中,每个类别的“阅鉴好事”版块选取了几位最具代表性的“重庆好人”,通过对荣获称号的本人,以及其亲属、邻里、同事、朋友等开展的深度访谈,详细介绍他们在称号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考古学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考古学与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陕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整理研究出土古藏文文献及传世藏文文献,并结合史书,尤其是敦煌出土汉文写本的记载,全面论述吐蕃王朝时期的职官体系、职官体系的演变及其影响作用;厘清职官管理制度的模式与变化及其特征;深刻认识其作为一个民族政权的职官管理内容及思想;客观、科学地评价吐蕃王朝职官管理制度在藏族历史与文化史中的地位;观察其灵活性
近日,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集“中国科技之魂”丛书申报选题的通知》,精科编专委办公会研究审议申报的选题,按照“选取具有中国国籍、政治立场正确、党和人民高度认可、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现已逝世的泰斗级科学家”的遴选原则,综合考虑所涉科学家的研究领域、选题可执行性以及出版管理规定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遴选出16
本书记载了2023年第十次国家公祭的背景、过程以及社会反响。全书共五部分,内容包括:国行公祭——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全记录、海内外同祭——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祀我国殇——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精益求精——各界筹备国家公祭仪式、警示醒世——守护世界记忆。
本书收集我国护理有史以来共计80位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奖者的事迹,分为人物简介与护理历程两个部分,其中人物简介部分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以时间为主轴简要再现获奖者的出生、学习、工作、职务、突出业绩与社会贡献等;护理历程部分,坚持叙事化风格,注重时间、地点、场景、情节等故事要素的应用,同时强调故事的真实性、体验性和感悟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总论南怀瑾先生的读史心得。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从社会制度、政治谋略、人生哲学、权利本质、王朝兴替、开基立业和帝王治术七个维度,探讨中国历史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