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BAD24B06)的部分研究内容,并在后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耦合遗传效应和环境变量的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研究”(31971652)的资助下进行了补充完善。主要以我国北方主要用材树种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大中径材培育模式为目标,基于长期观测数
本书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和评估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论著。作者长期从事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技术研究,开展天保工程核查和评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料,经过系统梳理,以青海省长期的遥感、气象、水文、地理和土壤等数据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利用BIOme、RUSEL、MAXent等模型,科学评估了青海省天保工程取得的成
上海地处长江口冲积平原,建城历史相对较短,古树资源较为稀少。目前有银杏、香樟、悬铃木、广玉兰、瓜子黄杨、罗汉松、五针松、白皮松等82种1600多株,这些古树中,银杏、香樟、五针松、白皮松、雪松、龙柏等树种数量较多,占50%以上,成为古树中的典型树种。古树同其它植物一样,遵循着出生、成长、衰老,最后死亡的自然规律。加之上
盐肤木,落叶小乔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乃至干旱瘠薄的土壤上均能生长。在中国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区均有分布。本书围绕园林植物——盐肤木的生长发育中种子繁殖及抗逆性研究进行介绍,以盐肤木的生物学习性及其苗木培育、抗逆性和生态修复应用研究内容为主,具有一定
杭州市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异常丰富,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全书共收录160科1300余种、亚种及变种杭州范围常见园林观赏植物,本书采用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排列顺序与之相对应。本书是基于杭州市高等植物调查成果,期间共调查发现160科650属1300种高等植物,期间发现新种14种、新分布种5种、
本书以深挖整地后的栗钙土种植土壤为切入点,通过对十年间林下种植土壤取样分析,发现了深挖整地后栗钙土的钙积次生化现象,并探明了次生化的发生过程、分布特点、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分运移能力的影响。针对钙积次生化现象,作者从保水、减蒸、增肥等多个角度进行大量实操试验,基于土壤环境和苗木生长的响应结果,探索出能够有效应对钙积次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洱海的故事、,柏洁夫人的故事等。
本书是作物生产方向的书籍,主要研究农作物生产技术与种植基础,本书从作物概述入手,针对小麦生产技术、玉米生产技术、马铃薯与向日葵生产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蔬菜及其育苗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以及绿叶菜类蔬菜生产技术做了阐述;最后对节水节肥灌溉技术简述做了介绍。
本书从战略、技术、模式、种业等不同方面,分析、梳理和展示山西草业发展的现状、技术问题、技术进步和未来前景,部分地回答“山西草业大有可为”的论断。以全产业链思路分析和解决山西草业发展问题,联合科研、推广及企业利用等情况,总结目前饲草关键技术和大规模产业化进展,归纳山西草资源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案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全书共分为
本书基于甘肃省种植较广泛、目前市场前景较好的5种道地药材,即党参、当归、黄芪、甘草、掌叶大黄,在简述特征特性、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其规范化种植技术,包括种植制度、栽培方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及产地初加工技术等。所列加工器具及使用场景,配以简洁文字,说明渊源、用途等,以古今图文对应的形式呈现了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