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书法家吕义先生的纪念文集,分为上编、下编和附编三个部分。上编为“山高水长,缅忆追怀”,主要内容是吕义先生家人、学生、友人等撰写的回忆追思文章;下编为“禹迹九州,探赜索隐”,主要为学界同仁撰写的敦煌草书写本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附编为吕义先生遗著《文心雕龙六体合校及文字编》,为吕义先生校勘《文心雕龙》传世诸本的集大成
本书为“中国古代经典选译”系列图书之一。《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代初期,记录了大荒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与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全书包含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本书精选了《山海经》的部分篇目,采用线装形式装订成册,作者主要对原文
历史上的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水运枢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如今的大运河是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地理坐标。为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大运河历史图谱》从古代史书、政书、水利、方志、绘画等众多文献中广泛搜集大运河图像资料,分为古运河图、运河总图、运河分图。古运河
沙白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年100岁。其诗集《独享寂寞》获中国诗歌学会首届“艾青诗歌奖”。诗集《大江东去》获首届江苏文学创作奖,《沙白抒情短诗选》《八十初度》分获第一届(2000年)、第三届紫金山文学奖(2008年)奖。本书约27万字,对沙白先生迄今为止整整80年的创作生涯,进行了全方位的生动描述,力
本书概述圆明园所蕴含的18世纪中国及意大利景观美学,分析西洋园与圆明园四十景的文化、历史、艺术形式及参数化解析空间构成,为读者展现珍贵的圆明园建筑景观、人文史料、馆藏照片,全面展现圆明园景观艺术之美、山水哲思之美、诗画意境之美。全书共三章:第一章介绍圆明园建造的中国和欧洲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章分析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江南园
内容简介:徐旭生(1888—1976),名炳昶,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毕业于京师译学馆,后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归国后曾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教务长,北平女子师范学院院长,北平师范大学校长,中法大学文学院院长等。积数年之功而成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学术界的影响经久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徐旭生任中
该书稿内容为古籍整理。中国乡土文献是我国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稿内容主要包括清末民国时期所编修的乡土志、地志采访录、风土志、地方调查报告书、地方物产志等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和研究价值。2015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已编纂出版《巴蜀乡土志珍本汇刊(22册)》,而对于巴蜀以外的以乡土志为代表的乡土文献有必要在此基础上
本书主要讲述了兴义市的建置政区、自然地理、人口、党政机构、社会治理、农民农业农村、工商业、林业、茶产业、交通、教育、卫生防疫、抗震救灾、文化、旅游名胜、宗教、社会民生、人物传记等内容。该书以志为主体,兼顾述、记、传、图、表、录,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结构合理、语言规范、可读性强,充分展示了兴义市的地域特色。为留
本书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专题,充分发挥我社地图制图优势,以空间为经,以重大事件为纬,将7批次,50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为30多个空间进行介绍,向读者展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并结合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要求,创新性地以地图加绘画的形式讲述爱国主义故事,将各示范基地丰富的历史内涵和
《漏船载酒忆当年》是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自传,最初以英文写成,本书是其中文译本。自传的意大利文译本的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这从一个侧面粗线条地概括了它的内容。杨宪益前半生的漫游与学习经历,显露一位浊世佳公子喜好浪漫与冒险的情怀,读起来像一部流浪汉小说或传奇;此后个人命运随时代洪流浮沉簸荡,又像一部政治宣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