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京明长城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了长城军防聚落的自然环境、空间分布、历史演变、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及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区域性与综合性问题。通过详细研究长城军防聚落的自然环境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城堡、边墙、敌台、烽火台的核密度分布,总结军防聚落的典型堪舆模式。同时,研究明长城在不同阶段的修建和防御功能演变,关注古北口军
星汉灿烂三国史丛书简介 星汉灿烂三国史是一部全景式、高像素细说汉末三国历史的非虚构通俗读物,起自184年黄巾起义,止于280年孙吴政权结束。 作者南门太守用30年时间穷尽各类史料,整理考辨史实,积得三国大事记、读史笔记数百万字,以现代视角和大历史观重新审视历史,按时间线索细述重要史实和纷繁人事面对变局,上到朝廷,下到地
本书是著名作家杜学文专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走近中华文明的素养之书。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精深的内容、生动鲜活的实例、严谨扎实的文笔,向青少年展示了五彩斑斓、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洋溢着民族自豪感和浓浓爱国情。作者从什么是中华文明讲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再到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史料丰富、笔墨精湛,充分展现了中华文
本书讲述的是唐宋文坛上八位著名的古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的故事。全书秉持真实性、知识性、可读性、互见性的原则,选取八位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品性情、处世之道、经典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遗产》是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遗产与现代
本书由温州市档案馆组织筛选、翻译、编写,是浙江省百项档案编研精品项目——英文文献中的温州资料汇编(1876-1949年)结题成果,选取1876-1949年间《北华捷报》中有关“温州”(Wenchow)的主要新闻报道和评论,并按照编年顺序加以编辑和翻译。本书主要内容皆为1936-1949年《北华捷报》中与当时温州政治、经
本书内容包括:建置渊薮及政区沿革、灵山砟子、定瓷、风物与风情、旅游文化橱窗、灵山人物、驻镇企业选粹等。
本书收录并评点了曾国藩与友人、同僚、下属、亲故之间的去信与复信共135则。在这些信件中,作为一位审读长思的思想者,一位时事世道的观察者,一位身居高位的历史参与者,曾氏既谈及道德与道理,也谈及参政治军的实务,有谆谆教诲,也有坦诚的自剖,显现了一位复杂人物的内心世界。
本书作者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个大类,每大类前以一篇总评开始,对所选日记逐一加以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