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中国:河南
印度东部一个偏远的乡野岛屿上,丛林密密层层,那里有一个穆斯林村庄,在不断变化的红树林和河流景观中,村庄的女人生活在冲突、贫穷和动荡里,生活在一个左邻右舍离得太近,甚至让人感到不适的空间里。 英国人类学家莱克茜·斯塔德伦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追寻其中九个女人的人生道路,融入她们各自的家庭生活,倾听她们的
用英语撰写的研究玻利瓦尔的重要传记作品之一。传主西蒙·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的风云人物。他首先是一个富有雄才伟略的革命者,因为他先后将六个拉美国家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被拉丁美洲人民尊奉为解放者;他还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所倡导的民族解放原则对拉美国家的独立斗争和独立后的政治制度建构影响深远;
《通鉴地理通释》共14卷,该书记述了《资治通鉴》所载地名的沿革异同、险要扼塞所在。首列历代州域,此列历代都邑,再次为十道山川好历代形势,参以历代名臣奏议。《通鉴地理通释》虽名与《资治通鉴》相关,但无论时间跨度还是内容,均超出《通鉴》范围,实借《通鉴》表达贯通古今之意。全书征引博洽、考订详明,为研读《通鉴》和研究历史军事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国北京的黄金时代,名校集中,文人荟萃,作为文化都城充满迷人魅力。邓云乡成长生活于这个时期的北平,在回忆中重游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还原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立体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无限追想。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邓云乡说,四合院足以代表北京风情,与北京融为一体,与历史融为一体。没有它,又如何显示北京的生活呢?邓云乡以深情思旧的笔触,既介绍四合院的标准、变化、花木、布局等,也讲述四合院里的人事、生活。在这里,四合院已经成为浸染北京气息的独特符号。
顾廷龙(19041998),字起潜,江苏苏州人。先后任职于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上海私立合众图书馆,建国后长期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古籍版本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曾主持编纂《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等,撰著有《吴愙斋先生年谱》、《古匋文孴录》、《尚书文字合编》
名物学是涉及社会生活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二十多年来,扬之水通过其扎实严谨的研究和勤奋著述,将名物学发扬光大,给这门古老的学问注入了新的内涵,正如作者所说:在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今天完全有条件使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本书涉及古代家具、宋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