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样·官却晋美旺波文集》(共12卷)是“青海历史文化名人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文集第1卷为嘉木样·官却晋美旺波本人传记,由其弟子著名佛学家第三世贡唐大师贡却?丹贝仲美(1762—1823)撰写。按照藏族文人写作惯例,著名学者传记一般都会由其弟子撰写,且出版时会列入学者本人文集之中,本传记亦是。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拉卜
《后湖志》系明代管理南京后湖(今玄武湖)黄册诸官吏共同努力编纂而成的一部志书,以内容视之,此志虽以“南京后湖”为名,却绝非一般而言山川类之湖志。全志虽有记载“后湖沿革”“后湖形胜”者,仅寥寥数千言而已,而绝大部分内容“专以国家版籍为主,朝廷制度禁例为重”,收录一些诗文,着眼点也在于“湖中故实”。貌似小志,实则以湖为名,
本书稿以社科文献出版社《罗尔纲全集》中收录的《太平天国史》(三卷本)为母本,将三卷本改为四卷本,并以简化字横排形式出版。《太平天国史》154万余字,全书88卷,分5大部分。第1部分为“序论”;第2部分为“纪年”;第3部分,列前后期百官职爵表;第4部分为“志”,内含上帝教、政权、政体、食货、刑律、外交、文艺等20节;第5
吴冷西长期工作在毛泽东等领导人身边,作者以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回忆并记录在毛泽东主席身边工作,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重大历史时期针对重大事件的研究与探索,谋划和决策。这时吴冷西回忆录的第二部,主要记述的是大跃进和大调整期间,作者在领导人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南宁会议说起,详细记述了大跃进的前奏、“八大”第二次
中国画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其创作过程离不开笔、墨、纸、砚等文房工具。书稿围绕中国传统文房用品,采取中英文对照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房清供的发展历史和种类,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房清供”的深入解析,分品种和材质详述其器型、使用方法、工艺特点等。全书结构清晰,行文流畅,资料丰富;大
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而古老的中华民族就是在长江和黄河两岸孕育发展起来的。长江和黄河都发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向前,流过崇山峻岭、平原丘陵,向东流入大海。长江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开发最早的地区,华夏祖先早在数万年前就在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两大江河边繁衍生息,不断创造和发展着中华
中国古钱币历史悠久、形制多变,代表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面貌,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以中国古钱币的历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古钱币的类型、铸造工艺,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钱币流通情况,引导读者领略魅力独特的中国古钱币文化。
紫砂壶被历代茶客奉为”茶具”之首,有”壶中壶”的美誉。用紫砂泥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具有优良的宜茶性、透气性,能较好地吸附气体,吸收茶之香味,并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茶味、茶香、茶色。紫砂壶还是一件艺术品。一团泥土,通过艺人之手,经过烈火高温,终成雅器。在这个过程中,材料提炼、造型设计、装饰、烧制等各个环节,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
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古桥。在材质上,有木桥、竹桥、石桥、砖桥、铁桥;在建筑形式上,有梁桥、索桥、拱桥、浮桥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桥梁作为古代工程技术发展的结晶,千百年来不仅沟通着交通要道,维系着经济贸易的命脉,同时也传承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古人的建筑技术和审美情趣。这些古桥以或雄伟、或轩朗、或柔美的身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填补了国内外海丝港口遗产空白,是海丝申遗工程的支撑性遗产点,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是迄今国内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港口遗址,国内唯一,世界罕见。本书完整讲述了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发掘历程与社会反响、价值意义,温州港从古至今